专升本中外教育史模拟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末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_学在官府__的局面。“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王守仁。。。6..古希腊非常重视女子教育的城邦国家是斯巴达。《初等教育法》,该法也被称为_福斯特法案__。。《塔上旗》、《父母必读》和教育诗篇。。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学记》: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它论述了教育的功能,提出了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总结出了教学相长、豫时孙摩、启发诱导、藏息相辅等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教育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思想要点有:(1)与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尖锐对立;(2)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3)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4)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5)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要素主义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的过程中确实纠正了进步主义教育的某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匡正了教育观念,在美国、西欧和苏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素主义教育也存在很多明显的缺陷与不足,没有收到革新美国教育、促进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渐衰落。:又称分斋教学,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学习六经经义等儒家经典,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分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科,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为了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它第一次实行分科教学,把实用学科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开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教育行政管理。 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了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1872年颁布了《学制令》,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学制》命令在文部省统一管理下将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区又分为各设一所中学的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又分为各设一所小学的210个小学区。(2)初等教育。全国各学区除了在改造寺子屋的基础上广设小学。小学6岁入学,分上下两等,学制各为四年。小学的课程多至二十几门,包括了现代西方科学的各门基础知识。(3)中等教育。《学制令》的颁行,催生了日本近代中等学校。它要求设立六年制的中等学校。(4)师范教育。 1872年《学制令》把设立师范学校放在仅次于建立小学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每一个府县至少已建立了1~2所师范学校。。斯宾塞提出了一个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1)为完成“准备直接保
中外教育史专升本模拟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