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外教育简史考试范围答案.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外教育简史(选择,单选和多选,五个多选,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经济方面—生产力水平提高,脑体分离;政治方面—统治阶级的需要;文化方面—文字的产生。2、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3、西周教育特点:学在官府4、稷下学宫性质:官办又具私学特点(二重性);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体并具谘议作用(多功能性)(创立于前370-前360左右,距今2350多年。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5、汉地方官学:文翁兴学—蜀郡太守文翁,选地方小官到京师太学中做博士弟子,学成后回本地委以重任。还在当地建立学宫,弟子依其学习成绩分派官职。此举使蜀地文风大改,得武帝重视,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宫”。由于统治阶级重视,两汉地方官学有了很大发展,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校系统。6、宋元三次兴学运动:庆历兴学,1044(宋仁宗庆历4)年,在范仲淹主持下,开始第一次兴学运动;熙宁兴学,1070(宋神宗熙宁3)年,在王安石主持下开始第二次兴学;崇宁兴学,1102(宋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主持了第三次兴学。苏湖教法:胡瑗在苏湖两地进行教学时,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学习《六经》;治事斋学习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生主修一科,副修一科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教学方法以明体达用、实际训练为主。(庆历兴学中创立)三舍法:王安石创立。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者为外舍生,一年后升为内舍生,以后再升为上舍生。升舍须经考试。上舍生考试名列上等的,可不经科举考试直接授予官职。这样,学校的任务就从单纯的养士变为养士、取士合一(熙宁兴学中创立)7、专门学校教育,鸿都门学是怎样的学校?朝代?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世界最早的艺术专门学校,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8、私学历史特点: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经济基础和广泛的阶级基础之上。办学体制:私学是个人根据社会需要开办的、教育对象:平民子弟教师:私学的老师是独立的专门化职业,体现了“官师分离”的特点。教学内容:私学充满了思想和与学术的自由,各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观点。历史意义:使教育活动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打破“学在官府”局面,使文化下移;对古代学术发展和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9、蒙学教育,宋元时期:三、百、千:《三字经》(宋王应麟)、《百家姓》(宋)、《千字文》(南北朝梁周兴嗣)。110、宋代书院教学上的特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盛行“会讲”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实行门户开放,自由听讲;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师生关系融洽隋唐科举作用:选举用人的大权集中到吏部,有利于加强封建皇权和中央集权制;选官有了统一标准,有利于思想统一;使中小地主和一般平民通过科举获得参政机会。隋唐科举影响:使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2、科举什么时间出现、结束?产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结束于清末(1905年)。13、近代教育制度洋务运动: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近代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14、近代教会教育:最早的教会学校——玛利逊学堂1818年,玛利逊在马六甲开办英华书院1839年,布朗在澳门创办玛利逊学堂,这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最早的学校,因纪念玛利逊而得名。15、留学教育,洋务运动,留美儿童,谁倡导促成?幼童留美计划每年30名,分四年共120名,学

中外教育简史考试范围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79 KB
  • 时间2019-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