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的太湖大学堂坐落于苏州吴江 庙港是太湖东南岸的一个安静小镇,地属苏州吴江,以盛产太湖螃蟹而闻名。小镇不大,10分钟能完全贯穿。从太湖延伸出的一条小河,为小镇划分南北。从桥头向北大约两公里,有一片高墙围起的大院。从苏州过来的汽车,进入小镇之前,必会经过它的门口。大门左侧的石墙上刻着烫金的“太湖大学堂”几个大字,右侧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一系列大名鼎鼎的合作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美国管理协会(中国),字迹皆为繁体。请问你什么叫国学“读中国古典的书,千万不要以17世纪以后,大家学了一点西洋文化文字逻辑的皮毛来看它,那就牛头不对马嘴,愈读愈远愈糊涂了。”在讲《黄帝内经》时,南怀瑾这样开场。在给银监会人士讲经济时,他问听众:“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然后,自问自答: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以及后来班固《汉书》中的《食货志》,就是中国经济学著作。当天他还随身带了一本康熙、雍正时代整理的《古今图书集成》,“你们的图书馆没有,(它)把几千年的财经,一切内容的要点囊括在里面。”他说。谈到国学,南怀瑾也有高论:“现在有个风气很奇怪,每个大学都讲国学。我说请问你什么叫国学?我也不懂。⋯⋯如果说中国文化就是孔子、孟子、儒家,完全错了。中国文化诸子百家那么多啊!孔孟之道代表个人修养是可以,完全代表中国文化是不可以的。”他给人大国学院学生开列的书单如下:(一)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二)《文字画研究》(吕佛庭)、《御定康熙字典》(线装本)、《新修康熙字典》、《远东国语辞典》(台湾版)(三)《幼学琼林》、《古文观止》、《龙文鞭影》(四)《增广诗韵合璧》、《古诗源》、《宋元诗评注》、《清诗评注》、《随园诗话》(五)《古文辞类纂》、《续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六)《儿童中国文化导读》(1—36册)、《儿童西方文化导读》(1—4册)(台湾老古文化公司编辑)(七)《古今图书集成》(八)《纲鉴易知录》他常用八个字概括自己,“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教育理想试验没有讲台,没有课桌,几张圆桌和几十把椅子,是小学生们上课的地方。大学堂的郭姮晏老师,带领记者参观他们的“课堂”。2008年,太湖大学堂招收了一批小学生,30多人,吃住学都在院内。郭姮晏是小学部校长,她是台湾人,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她12岁起追随南怀瑾至今,论辈分是南怀瑾的徒孙,小名叫“沙弥”,到大学堂工作之前,她致力于在全国各地推广儿童读经(四书五经)。大学堂的小学部,属于寄宿制民办学校。与国内其他公立小学不同,除了必要的文化课,这里还设有中医、古汉语、武术等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学费每学期8万元,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想要探究神秘的太湖大学堂,并不容易。从小学部的教学方式上,也可对南怀瑾倡导的教育方式略有感悟。郭校长介绍,学生们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开始练习武术半小时。早餐后,诵读经典,这学期诵读的是孟子的《尽心章句》和《梁惠王篇》。“吃完早餐后,他们就会把经典拿出来诵读,不需要理解,就像唱歌一样,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背。”郭校长说。学堂要求学生除了能写简体字,还必须认识繁体字。因为繁体字能通过说文解字,给学生一个清楚的印象---象形字可以通过“画字”记忆,而会意字可以讲逻辑。中医药课程,要
太湖大学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