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市域城乡协调发展 2第三章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11第四章城市总体用地布局 13第五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18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5第七章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28第八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32第九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35第十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1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46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52附录1规划用地平衡表 53第一章总则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其中近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考虑到2030年。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云城区和云安县六都镇所辖行政范围,具体包括云城、高峰、河口、都杨、安塘、思劳、腰古、六都8个镇(街),。规划层次本规划编制按地域范围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1)市域指云浮市行政区所辖范围,包括云城区、罗定市、新兴县、云安县、郁南县在内的一区一市三县,。(2)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云城区的云城街道、高峰街道、河口街道、都杨镇和云安县六都镇,。第二章市域城乡协调发展第一节市域总体发展战略总体发展定位云浮的总体发展定位:“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循环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广东富庶文明的大西关”。总体发展战略(1)集聚优势战略引导资源和相关企业向优势地域集中,使同一行业的产业链相对密集与完整,多企业、多环节紧密联系,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市域产业的整体升级,发挥规模效应,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特色主导战略选择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培植,集中资源投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3)中心崛起战略壮大中心城区规模,推进云城、云安同城化发展;推动中心城区滨江延伸,构筑现代化功能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增强中心城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4)城乡统筹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均衡配置和合理流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第二节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市域发展规模控制(1)人口规模2015年市域总人口控制在325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283万人,暂住半年以上人口42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控制在39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为300万人,暂住半年以上人口90万人。表2-12020年云浮各县市区总人口控制规模单位:万人常住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暂住半年以上人口云城区704030云安县503515新兴县705317罗定市13511718郁南县655510合计39030090表2-22020年云浮各县市区城区人口控制规模单位:万人常住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暂住半年以上人口云城区603525云安县1578新兴县22148罗定市453312郁南县20155(2)用地规模至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54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454平方公里,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55平方公里。城镇化发展目标至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基本建立起组织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城镇体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五个层次的规模等级结构:其中云浮中心城区发展成为超过50万人的大城市,罗定城区成为30-50万人的中等城市,新城、都城为10-20万人的小城市,此外,以中心镇为主体的中小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5-10万人,以及40个5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表2-3云浮市域城镇人口规模结构规划规模等级数量城镇名称50-100万1个云浮中心城区(含云城和六都)30-50万1个罗定城区10-20万2个新城、都城5-10万9个富林、镇安、连滩、天堂、六祖、罗境、泗纶、船步、南江口5万以下40个云安:高村、白石、石城、南盛、前锋新兴:车岗、水台、稔村、东成、太平、里洞、大江、河头、勒竹罗定:太平、分界、罗平、满塘、苹塘、金鸡、围底、华石、榃滨、黎少、生江、连州、加益、扶合、郁南:平台、桂墟、通门、建城、宝珠、大方、千官、大湾、河口、宋桂、东坝、历洞第三节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第一产业布局: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推进现代农业工程围绕建设“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的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投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具有云浮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市。第一区:以柑橘为主的丘陵果林区。范围包括都城镇、平台镇、桂圩镇、建城镇、通门镇、大方镇和宝珠镇。第二区:以特色经济林(中药)为主的山地林
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简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