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安文学及其特色1时间断限建安文学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文学2创作概况作家众多诗作丰富主要是五言七言处奠基阶段我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形成了所谓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短歌行》一关于题目什么叫短歌《乐府解题》根据《古诗》长歌正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三章节大意1前8句感叹人生的短促2再8句写得不到贤才时的忧虑和想象得到贤才后的喜悦3再8句与第二个8句意思一样反复咏叹加强抒情浓度进一步表达求贤若渴心情4最后8句画龙点睛揭示诗的主题说自己就象周公一样礼贤下士希望那些徘徊不定贤才归顺到自己这边来四艺术特点分析1优秀的四言诗2辞断而意属三曹植字子建死后谥号思故称陈思王他的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主要歌唱其理想和抱负鄙弃庸俗小人如《名都篇》《白马篇》《薤露篇》等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理想与现实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美女篇》等五建安七子1名称出处最早见于曹丕《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七人中孔融年辈较高政治上与曹操有矛盾为曹操所杀其余六人都是曹操招揽的一批人才3王粲《七哀诗》题目与内容七哀表示哀思甚多《七哀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写公元192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时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形第四章踟蹰亦何留<aname=baidusnap0></a>相思</B>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以写景为主由眼前景物引发内心离情第五章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感念曹彰之死抒写离合之悲死生之感第六章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与曹彪惜别宽慰之余又流露着悲伤之感第七章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感叹天命可疑人生无常希望彼此保重艺术特色1慷慨悲凉和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的有机地融合2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运用了比兴象征衬托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形象与意蕴更加丰富3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首尾相连层层相因的辘轳体的形式四曹丕字子桓公元220年废汉自立即魏文帝他以太子帝王身份提倡文学对建安文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现存诗约40首写游子思妇居多题材狭窄缺乏风力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子桓虑详而力缓锺惺《古诗归》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1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汉武帝君臣联句《柏梁台诗》出于后代小说不可信张衡《四愁诗》每段的第一句带一个兮字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魏文之丽篆七言之作非此谁先但它句句押韵一韵到底说明七言形式还未成熟2写景抒情的有机结合明胡应麟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诗薮》内编卷三3语言清丽音节和谐2风格《典论·论文》
从建安风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