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导学案:春江花月夜(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春江花月夜第1课时学习一、二部分课型新授课编写者校对人上课时间201110备课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流畅诵读,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3、通过学习,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重点流畅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意境。难点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学法指导1、批注疏通。2、反复吟诵。3、联想和想象。自学引导︵学生课前必须完成︶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5页,你一定能完成下列问题)1、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齐名。被誉为()。曾任兖州兵曹。闻一多评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成就千古美名。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2、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旧题。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探索了宇宙的神奇奥妙,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并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二、自主练习:(通过自学,相信自己能解决下列问题)1、给加点字注音滟滟()芳甸()皆似霰()汀上()纤尘()皎皎()青枫浦上()扁舟()捣衣砧()西斜()2、翻译下列诗句。(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5)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3、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行—4行):依题目摹写了()、()、()、()、()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

导学案:春江花月夜(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