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海反应”新识青岛大学医学院皮肤科教授秦士德2009-12-25 来源:健康报我要评论(0)更改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吉海反应”是以Jarisch和Heyxheimer二人姓名命名的一种治疗反应,原译作贾立士(雅力士)和赫塞麦反应,现简称为“吉海反应”(J-H反应)。 Jarisch(1850—1902)是奥地利皮肤学者,Heyxheimer(1861—1944)是德国皮肤学者。吉、海二人先后发现用强效胂剂治疗梅毒时,部分病人突发高热和皮疹加重。随后问世的青霉素治梅毒和回归热也能引起同样反应,人们都沿称为吉海反应。吉海反应什么样前驱寒战期:在应用首剂强效药物后2~4小时(最短15分钟、最长6小时)病人突发寒战、烦躁、惊恐,持续10~45分钟。潮红高热期:体温上升到39℃甚至超高热42℃,皮肤潮红、皮疹鲜明,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有时出大汗、血压下降,进入休克状态,称为“治疗休克”(不是过敏性休克,与是否皮试无关)。约5%病人可因多发性脏器衰竭而死亡。退热期:高热持续10多分钟或6~8小时内自行消退,预后良好。继续使用原药不再发热。整个反应在12小时内结束。吉海反应怎么防医生们曾用各种退热药、冬眠药、激素或首剂减量法来防治吉海反应,但都不能证明它们比“不作为”更好。在治疗梅毒前首先注射铋剂作为准备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目前铋剂已断档。吉海反应的高热常使医护们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滥施救治。此时应鉴别的有输液的热原反应、过敏性休克、药源性流感样综合征、药物热、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情或合并症自身的恶化。在用强效药物首剂治疗之前,医生应提前告知发生吉海反应的可能性,并建议住院观察。此外,医生在动用强效药物治疗一般杂症时,有可能触动了尚未确诊的某个“大症”,从而引发一场“莫名其妙”的吉海反应,这是应该警惕的。为什么会有吉海反应通常认为,吉海反应
“吉海反应”新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