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合同法93条司法解释.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同法93条司法解释劳动法司法解释》应注意的十个法律实务问题重庆星空律师事务所何智 1、行政管理范畴还是社会保险争议纠纷,这是该司法解释是否受理社会保险案件的条件。识别行政管理范畴的关键:需不需社保管理部门解决处理。社会保险争议纠纷的受理条件:用人单位没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而社保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属于典型的社保争议。 2、企业自主改制——引发争议————受理下岗、买断工龄、提前退休等如是政府主导的企业改制,实务中处理难度大。所涉法律规范往往与政府政策冲突,难以得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一般不受理。但是如为企业自主改制中出现的上述争议,则应受理。 3、依《劳动合同法》85条主张——加付赔偿金———受理①范围:应付与及时足额支付的工资、加班费、补偿金等。②加付量化:50%—100%。本条现在写进《劳动法司法解释》,是一种充分保护劳动者利益的体现,意味着可以通过司法的途径加以保障;其脱离了原来一定要等待行政部门的“责令”支付的尴尬局面。不过在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加付赔偿金的支付是否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令支付而不付”为支持条件。有两种对立观点—“无须”与“必须”。我个人认为,从便利诉讼及充分保护劳动者利益的价值出发,“无须”的理论更为进步。当付不付劳动者的相关劳动待遇,这本身就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其给劳动者必然带来损害与麻烦。直接判令其承担相应的违法赔偿责任,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外,通过加重其违法成本,促使其知法守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用工秩序。 4、不具合格营业执照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处理以前在实践中因有的用人单位主体不适格,劳动者在单位受到伤害后有的却是按雇佣关系进行人身损害赔偿。因劳动法给予劳动者更多权益保障,劳动者作为非法用工的相对方,并不存在过错。不应因非法用工主体的非法行为导致他们不受劳动法律保护,这样岂不是让非法主体因其非法而减轻责任,也就是说因其主体不合法反而还获利,这不是变相鼓励非法行为吗?因此XX年元旦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66条明确规定,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 1 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前款规定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以及前款规定的童工或者童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劳动合同法》第93条: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依法追责;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出资人应依本法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无效劳动合同的损害赔偿,在《劳动法》97条也有明确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争议司法解释》14条更是明确可经比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赔偿劳动者因合同无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合同法》第94条: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和个人承包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上这此解决了实体上按什么待遇对待的问题,但是实践中的主体问题一直混乱。有的仍告不适格单位,有的告其出资人。现《劳动法司法解释》第四条对此进行了明确,劳动者与未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应当将用人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列为当事人。另外第五条对借用营业执照或者说“挂靠”经营等作了规定,未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单位,以挂靠等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营业执照出借方列为当事人。 5、个体工商户的诉讼主体问题《民诉法意见》46条的规定是: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劳司》第9条的规定却是: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的劳动争议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业主的自然情况。也就说,在劳动争议诉讼中,个体工商户的列法与民事诉讼的列法完全不一样,要特别注意。 6、一裁终局的问题这里的一裁终局,明确是针对用人单位而言,而非劳动者。另外对其适用范围要注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

合同法93条司法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