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合同管理心得.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同管理心得合同管理之重要心得随着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律意识的加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个单位都少不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合同。特别是商业公司,合同更是多如牛毛,这就决定了合同管理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在工作实际中,我见到的合同管理千差百样,各有不同。即使是法律专业出身的人,在管理合同方面也难尽人意。为什么呢?因为合同管理既不仅仅是资料保管,也不单单是流程的动态管理,而涵盖法律专业、技术知识、档案管理和流程管理的交叉性学问。所以,法律专业和档案管理的专业中都没有合同管理这门课程,而在工科专业就更加不会出现“合同管理”这个词语了,大家都只能在实践中去自学成才了。也正因为没有统一的课程和培训,所以现实生活中的合同管理就缺乏固定的规范和标准,各人都按照各自的理解去对合同进行管理。一、合同管理不是档案管理很多单位,提到合同管理,以为就是那一本本合同的保管和存取,其实大错特错。合同管理最关键的是动态管理,是对合同从签订前、履行中和终止后的管理,涉及到合同的实际履行、合同任务的内部分解、合同的变更、争议的解决等等,文本管理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功能。而且,就算是档案管理,很多人也管理不好,没有编号和分类,不以合同为主线对相关资料进行归口管理。二、构成合同的不仅仅是“合同”和“协议”如果不是法律专业毕业的,很多人只把标有“合同”、“协议”字样的纸张才叫做合同,而把其他形式的实际履行认定为“没有合同”。我就经常听到有人说,某个项目只有传真,都没有合同的。这是不对的,按照合同法和国际惯例,传真、会议纪要甚至连电子邮件都能构成合同。因此,对“合同”一词要做实质上的理解,而不能只停留于表面。有的甚至只是口头上的商量,其实也已经构成一份合同了,只是对即时合同和小金额合同没有必要纳入正式的合同管理而已。三、合同的区分和分类应以标的为标准合同的区分和分类应以合同标的为标准,而不是按合同主体等其他因素。我看到有人甚至以文本区分,一个文本当成一份合同,连补充协议都单独编号,这是哪门子的合同管理,这是“纸张管理”。还有的人,把与同一单位签订的不同的合同都列入同一合同进行编号管理,这也是不正确的。四、合同的编号跟档案管理一样,合同必须要编号。至于编号的规则,可以有所不同,但至少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而不能以签订的日期作编号; ,编号中最好不要出现中文; ,因为分类和编辑一旦确定,以后就很难更改了; 五、合同管理主要是动态管理合同管理不只是档案管理,它必须是动态管理。对于合同的动态管理,我们可以通过制作统一的表单去实现,从表单即能看出该合同的基本情况和履行情况,而不只是原始的合同文本。 ,既要组织实施,分解任务,对合同的实质性规定进行交底,督促、提醒相关部门按合同的规定履行职责。合同管理部门往往不是合同履行的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但它又确实是合同履行的积极推动者和组织者。在合同履行中,既要积极行使权利,又要主动履行义务。 。合同变更可以是任何形式,如果是口头的,应该要及时补充建立书面形式,即使因为实际情况难以让合同对方完备手续,合同管理人也应该要做详细说明。六、合同管理的技术运用可以结合目前的软件对合同进行管理。比如将合同扫描成电子文档以进行保管,利用电子表格的形式建立台账等,把合同管理落实到实处、细处。以上只是根据个人在合同管理上的经验总结的几点,但实际上的合同管理还不止这些,还得需要我们合同管理的“当事人”自己去开动脑筋,想出适合所在单位实际情况的一套思路,实现真正的合同管理。参加“合同管理与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操作实务”心得体会 XX年7月31日~XX年8月6日,有幸参加了由中天企业管理培训中心组织的“合同管理与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操作实务研讨班”作为一个合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牵涉材料采购合同、设备租赁合同、劳务分包合同三大项合同,这次研讨班的学习,让我从合同审查及合同的履行控制方面并结合相应事例深入浅出系统地学习了一遍,令我深刻理解到合同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做好合同管理的重大作用,从而思考作为合同管理人员,要增强企业的合同风险防范意识,把将来可能发生的合同纠纷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结合培训的内容,我认为在以后的合同管理工作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同审查方面 1、认真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为防范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签约前必须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信用情况等。首先要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确认一般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了解其经营范围,审查企业的法定资质、资格、许可以及对方的资金、信用,经营情况,其项目是否合法。其次了解分公司及企业内设机构,是否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同时也要审查签约人的资格,查看对方提

合同管理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