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针对新形势下群访、越级访等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如何采取有效对策,才能既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促进依法信访和高效受理一是大力加强普法教育,引导群众依法信访。首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如利用开展“法律送到家”活动,将上访人的权利和义务、上访规则和受理机制等相关法规知识,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网上播报和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到每一位群众,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自觉摆正行使利益诉求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义务之间的关系,从而将信访举报行为纳入既定的法制轨道。其次,运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正向关系等等。二是加大对受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牢固树立“两个意识”,培养“三种能力”。第一,树立大局意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是党和政府同人民保持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程度的晴雨表。信访件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党和政府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要加大对受理人员的教育力度,使他们充分认识新时期受理信访举报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做好本职工作。第二,树立责任意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作为人们特定利益的表达渠道,其工作成效直接体现着人们诉求的合法利益得到补偿的程度。而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第三,培养“三种能力”。首先是预测预报能力。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改革措施出台,认真分析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可能发生的矛盾,了解群众的心理动态,预测可能产生的信访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从根本上解决群访等问题。其次是临机处置和疏导化解能力。要学会对那些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的上访者用说服教育、依法疏导的方法,使其回到理性、依法的轨道上来;对经说服教育无效者,要学会随机依法处置。再次是直接查办和组织协调能力。对纪检内信访举报件,能够迅速依法查办;对纪外件,能够有效组织力量,协调各方,高效办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保障依法信访和高效受理一是完善信访举报法规,规范信访举报行为。在保障信访举报人权利有效实施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把《申控条例》和《举报办法》中关于信访举报行为人应尽义务的宏观的、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细化为责任界定明确、易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如限定信访举报方式和内容的范围,界定扰乱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的行为标准,以及违反后应受到何种惩罚等等。这是把群众信访举报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信访有序进行的根本所在。二是健全受理工作制度,规范受理工作程序。根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在受理信访举报工作程序的每个关键环节,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主体,如首问责任制等;按照纪检内承办和交办,纪检外协调督办等分类特点,建立信访协调制度,及时督办、督查制度等各项责任制度,保障受理工作的高效率。三是构建信访责任体系和信息沟通网络,定期排查。首先,构建信访责任网络。建议将信访问题纳入基层各单位的职责范围,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的责任体系。并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责任领导的年终考评范围,对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信访问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其次,构建信访信息网络。建立以基层纪检干部为重要载
做好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