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名著书海浩瀚,精品不可胜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悲欢离合,书中常情;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人性善恶,书不尽,道不明。观人生百态,看古今中外各种名著,品味人生,看作者惨淡经营,与作品共鸣。《红楼梦》之经典,毋庸置疑。它也是我最喜欢的名著。“红学”兴起,对红楼梦的解读争论不休,但我认为各说各话,都是一家之言。我亦有自己的感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有那一首《好了歌》,道尽了多少人世人情。世事怎能尽如人意,繁华过后终究是一场虚妄。但即使是虚妄,世人还是以飞蛾扑火的姿态,义无反顾地跳入深渊。宝黛爱情的悲剧最让人心痛。“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宝玉痴心,黛玉痴情,然两个两情相悦的人又能如何,终究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相见争如不见”,一见“终身误”。“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纵然如此,“相见便相知”,也是一个巨大安慰吧,只因“人皆有情,情字难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三国演义》,看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指点江山。“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中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起伏,别有意味。刘备、关羽、张飞的兄弟情义,让人感动。他们一见就投缘,桃园结义,之后同生共死,忠贞坚定于彼此的情义,九死亦未悔。“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在诸葛亮身上得到巨大诠释。为了刘备的托付,为了不辜负那份信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后来明知刘禅非明主,也甘心辅助,是忠是愚?《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所作。“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美人血,桃花泪,源于一个女子的忠贞,源于心心念念的誓言。而后,经历国破家亡,经历波折坎坷,李香君与侯方域在栖霞山相逢,经道士点化,抛却红尘,入山修道去了。在家国覆灭面前,儿女痴情显得微不足道。巨大的幻灭使两人一念间顿悟,断了对情爱的念想。一个朝代的灭亡,一个国家的兴衰,暗含于一部戏中。《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庭制度的典型形态。在至高无上的君主——高老太爷的统治下,这个家庭内部充满着虚伪和罪恶,各种矛盾在潜滋暗长,逐步激化,也造成了许多悲剧。高觉慧与婢女鸣凤相爱,打破了这个家庭的禁忌。然而,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鸣凤最终投湖而死。还有觉新,作为长房长孙承担着巨大的胆子,使他具有新旧两重人格。最后,觉慧出走了,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自己的前程,逃离了那个封建礼教牢笼的束缚。《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化着茶峒白塔下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外公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翠翠情窦初开,善良而清纯。他们依着绿水,伴着黄狗,守着渡船,向来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这里的人们无不轻利重义,守信自约,这里的“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俨然是一派桃花源仙境。翠翠与傩送美丽而又凄凉的爱情就铺衍在这古朴绚丽的风俗画卷中。《围城》是钱钟书的作作品,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留法青年方鸿渐从海外归来,归来却总是不能安顺,一再踏上漂泊旅程。作者借他一路漂泊的机会,涉笔成趣,广泛描绘了形形式式,林林总总,写尽了
我喜欢的名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