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武术基础知识.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武术文化少儿读本索取号:08-308000-2009-001 凤溪小学阅读次数:1788 发布日期:2009-9-2514:52:05 第一篇 武术起源与武术形态 中国武术以它独具的风貌自立于世界之林。作为每一个武术爱好者,应当不仅仅能打几套拳,舞几手刀剑,而且能对它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有人曾经用唯心主义的说教蛊惑人心,什么“神仙传授”、“夜梦真人授之以拳法”、“面壁九年创外家拳术”等等。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学会用唯物史观来认识武术,不至于上当受骗。有的同学说,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到底有多久、有多长?难道原始人时就开始有武术了吗?原始人会打猎,会搏斗,但不能算会武术。因为武术是人类的一宗文化财富,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而原始人的生活主要是维持生命,他们的一切活动开始都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但是,武术的产生却是从他们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孕育出来的。处于“原始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他们随时随地要防御禽兽的袭击,狩猎成为他们生存自卫的必须活动;另一方面,也需要捕捉动物为食为衣。因此,每个人是猎手,同时也是战士。他们常常需要拳打脚踢,闪躲、跳跃,也要设法用石器、棍棒击中野兽的要害。严酷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改善自己的体力和智力。除了不断地改进武器,从技能上也逐渐总结和积累方法,而这些有意识的活动,正是武术发生的萌芽。从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逐渐过渡到刀、斧、矛、戈;从石器逐渐发展为青铜器,武器日益精良,愈来愈得心应手,使各种劈、刺、扎、砍等使用方法越来越丰富,而其演变的过程是漫长的。进入氏族社会,部落之间为了领地、财富而发生战争,《兵迹》中说:“民物相撄而有武矣”,这里的“武”便是指军事战争。在战争中,双方厮杀常常是很激烈的,远则掷石射箭,近则棍打矛刺,有时候还要徒手搏斗。为了保存自己,战胜对方,迫使他们在平时进行严格的训练,为战斗作准备。人们把战斗中使用成功的一拳一脚、一劈一刺进行传授与反复练习,又在战斗中自自觉地、有意识地加以运用,这些击技方式,应当说就是最初的武术雏形。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的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徒搏角抵。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进行徒搏。与人交斗时,除用拳打脚踢外,以硬似铜墙铁壁般的头顶触对方,使人不敢接近。后人称其为“蚩尤戏”。拳技术的最早记载,见于我国最早文学——甲骨文。甲骨文的“斗”字刻成等形状,生动、形象地将当时两人徒手搏斗的情况描绘出来。随着社会的进化,我们的祖先还创编了如“沐猴舞”、“狗斗舞”、“醉舞”、“大禽戏”、“五禽戏”等观赏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象形拳初级。上述这些“舞”、“戏”,后来人们也用在战争间或庆祝胜利的欢乐时刻。以把自己的武艺炫耀一番。一则助兴,二则显示勇武术精神。相传在夏,商周时期,有苗族逞强,禹欲带兵去征战,舜没有同意,认为还用不着武力征服,让士兵训练“干戚舞”,干戚就是干戈玉斧那样的兵器。70天后,舜请苗族首领来看,其方知华夏军事实力雄厚,不敢再有侵犯之心,表示愿结为盟友。显然,用今天的话来说,舜是用一次威武雄壮的武艺表演,以心理战来征服对方的。当然,这些古代武术处于朦胧状态,与今天的武术面貌大不相同。然而文化从来是有继承性的,今天的武术正是从古代武术中逐步演变而来。概括地说,在人与兽斗,人与人争的社会生活中,从本能地自卫到逐渐产生意识的技击术,古代武术也就逐步形成了。 第二篇 武术的种类及其变化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民族奇葩,争芬斗艳。数千年来,神州大地上的武术先辈们久经磨练,反复推敲,使武术活动不断演变,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如今,可谓门派林立,拳种如云。就当今武术界对武术的分门别类,总体可分为“拳术”、“器械”、“对练”、“散打”等。拳术有长拳、南拳、太极拳、传统拳(如心意、八卦、八极、劈抹等),象形拳(如醉拳、猴拳、鹰爪拳、螳螂拳、鸭形拳)。器械则有长、短、双、软之分。长器械有枪、棍、大刀、朴刀、月牙铲、牛角等;短器械有刀、剑、峨眉刺、梭子、拐子棍等;双器械有双刀、双剑、双头双枪、双钩等;软兵器有三节棍、九节鞭、绳标、流星锤、双鞭等。其中牛角、梭子、双器械、软器械的绝大部分均为传统器械。“南棍”则是近年来由南拳发展而成的新套路。提起器械,我们的青少年朋友都想知道“十八般武艺”是怎么回事。所谓“十八般武艺”则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铖、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爬头、十七绵绳、十八白打”。对练则分为“徒手对”(二人拳对、三人拳对);“器械对”(如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刀进枪、对剑等);徒手器械对(空手夺枪等)。然而,现代武术的众多套路、击技,总离不开武术先辈们的探索、研究。让我们翻开中华武术的光辉史册,领略一下武术拳种发展的多姿风采。早在远古时代的商周时期,凡

武术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134 KB
  • 时间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