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演讲许子东、梁晓声、孙郁三人谈暨《许子东讲稿》签售实录按:7月8号,我社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了为了忘却的记忆:许子东、梁晓声、孙郁三人谈暨三卷本《许子东讲稿》签售会,三位名家结合自身经历反思历史,畅谈文学与人生,现场气氛热烈,讲座后三卷本《许子东讲稿》签售,读者踊跃购买,效果很好,现将现场实录贴在此,未到场诸位也能感受下当时的氛围。主题:为了忘却的记忆:许子东、梁晓声、孙郁三人谈时间:XX年7月8日10:30 地点: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五层多功能厅主持人: 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幸请到了三位老师对谈。去年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许子东老师的讲稿三部,这三部书涉及的内容很广,出版以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好许子东老师到北京开会,我们利用这个机会请许子东老师再一次跟读者见面。我们也很荣幸的邀请到梁晓声老师、孙郁老师,大家一看就能感觉到,他们年龄都相仿,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所以他们要谈一些不能忘却的事情,包括梁老师的《知青》中央电视台播的也很火热。孙郁老师是人大文学院的院长,也是著名学者。我不多占用时间,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有关媒体的到来表示感谢,谢谢大家。现在听他们精彩对谈。许子东:谢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安排这么一个机会,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这个活动,更使我不安的是我崇拜的作家梁晓声,我从来没见过,第一次见面,还有我即将到人民大学去上课,孙郁是我的领导,文学院长,我虽然很荣幸在人文社出了三卷本,但是比起他们的著作我简直没法比。我们本来犹豫用一个什么形式,曾经想过不用讲的形式,就是我们三个人直接交谈。我昨天晚上想我负责做窦文涛的角色,负责做提问题的,所以我列了一些问题,我只列了问题。结果被通知说,我们每个人讲15分钟,然后你们提问题我们共同回答。因为他们主要考虑到我们这个座谈,我们三个人要这样讲的话,我们脖子就要不断来回的左右转,但是我的15分钟主要还是提问题,我希望一会儿你们可以回答我的问题,还有两位老师可以帮助一起,或者我们一起共同回答问题。我的第一个问题,我以前已经讲过,是我有勇气重新出版十多年前写的《重读“文革”》这本书,我最近重新修订,当然我十多年前写的。而且我勇气把自己这个“废铁怎样炼成的经历”也写在讲稿的第三卷里。我可以读一下最后那一段,“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常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只是想说明一个过程,废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有勇气这样做?源于我两年前在广东做一个公开的演讲,关于文革小说的叙述。当我的讲座完了以后站起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非常认真的提了一个问题,让我到今天都难以回答,我不知道一会儿两位老师能否回答。他说,我的父母告诉我,文革当中各种各样受难的人,受苦的人,加起来不到中国人口的5%。也就是那么几千万,都是走资派和知识分子为主。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工人、农民并没有直接受害。而今天有权优势有钱的也就是5%,95%的人还是弱势群体,许老师你怎么看。这是一个完全没经历过的、80后的一个年轻人对我提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震动非常大,也是促使我写这本书或者重写这本书的理由。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最近有一个人重新火了起来,叫张铁生。我估计我这么一眼望去,很多同学是不认识这个人的,但是这个人最近上了《人物》杂志的封面,人民出版社的《人物》杂志封面。大概是1973年吧,试图恢复高考,结果张铁生交了一份白卷,他在考物理的时候写了一封信,因为这个白卷他出名了,那一年的考试就废掉了。经过文革的人,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可是现在他变成了一个上市集团的董事,这个集团成功上市的话,张铁生好象有几亿的财产。锵锵三人行专门做了一集,窦文涛说了一句话把我惹火了,他说金子放在哪里都是金子。你看他当初这么刺头,反潮流闹,现在坐牢出来照样亿万富翁。我说不对、不对,怎么能这样说呢。我当年只知道张铁生的名字,没有读过他那封信,这次我反而重读了这封信,重读以后我才深深体会到文革那些事真的要重读。《明朝那些事儿》卖的很好,清宫剧每天穿越,可是我们文革那些事大家都忘了,完全不知道这个人。他那封信怎么写的?我最近才读到,他说,我昨天还在田里忙着干活。他是生产队长。他说,田里有这么多活要干,我没时间复习,这些考试的东西我要复习一下,我很快就能考出来,可是田里这么多活,生产任务这么重,我看不起那些为了要考大学不干活、整天去复习功课的人,我看不起他们,所以我没时间复习,我对于这些人表示不满。就这么一封信。你们说这封信有没有道理?你们觉得他写的有没有道理?他是一个生产队长,他在忙着干活,干活是很重要的事情对不对?是干革命、抓革命促生产。另外那些知青为了考大学,不干活,他们可以拿好分数,他提出抗议。当然他最后又写到,说恳求让我读大学。毛远新发现这封信的时候,把这封信后来推荐到北京发表,影响到全国政局的时候,
许子东,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