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双五千计划陇南市概况【基本情况】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东邻陕西,南接四川,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4°01′至106°36′,北纬32°36′至34°32′,地处中国大陆二级阶梯向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位于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西部向青藏高原边缘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境内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东邻陕西,南接四川,辖一区八县,全市共195个乡镇,其中91个乡、104个镇,3167个村委会,其中113个城市社区。XX年末,全市总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全市分布着汉、回、藏、蒙等29个民族。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陇南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10—15℃,年降雨量400—1000毫米之间,无霜期120—260天。海拔在550—4187米之间。境内地貌俊秀,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资源优势】陇南有着相当丰富的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自然资源,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生物资源荟萃。自然生长的树种达1300多种,其中经济树种400多种,是甘肃森林覆盖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植被最好的绿色走廊。其中经济林已形成一定规模,水土保持与增产创收相得益彰。也是甘肃唯一的油橄榄、茶叶、银杏等亚热带作物产地。武都区白龙江沿岸1300米以下川坝河谷区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全市油橄榄年产量近万吨。此外,还有木耳、香菇、猴头等食用菌及山珍野菜100多种,中药材1300多种。尤以红芪、纹党、大黄、当归、半夏最为著名,XX年中药材年总产量万吨。二是矿产资源富集。有铅、锌、锑、铜、锰、金、硅、重晶石、煤等金属和非金属矿34种,其中西成铅锌矿带为我国第二大矿体,已探明储量2400万吨;锑为我国第三大矿体,已探明金属储量万吨;文县阳山金矿已探明储量300吨以上,是我国特大型金矿之一,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金矿。三是水力资源丰富。市内河流纵横交错,有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3900多条,年径流量279亿立方米,人均用水占有量远远高于全。水电开发潜力较大,目前的开发量极为有限,水电能源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四是旅游资源独特。陇南不光山奇水秀,文化灿烂,而且历史悠久。《史记》记载,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仇池就是现在陇南的西和县,至今伏羲崖还耸立在仇池山上;陇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发祥地,秦始皇先祖在我市的礼县繁衍生息数百年才奠定了雄立关中、定鼎中原、统一六国的千秋基业;位于我市成县的《西狭颂》摩崖石刻,是汉代“三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书法艺术瑰宝;宕昌哈达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加油站和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转折点,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较著名的人文景区景点还有成县杜甫草堂、礼县先秦文化遗址、祁山三三国古栈道。【国民经济】XX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7%、%和%,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下降%;集体企业完成亿元,同比下降%;股份制企业完成亿元,同比增长%。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有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非国有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9%。全年进出口总额为10396万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直接出口总额为9514万元,同比下降%;进口总额882万元,同比下降%。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上年增长%,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亿元,比上年增长%;住户存款余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上年增长%。【三农工作】XX年,陇南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
陇南市双五千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