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白晓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程简介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安装、调试、使用、管理和维护等实用技能。课程要求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演讲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实训展开教学。实践要求: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期内掌握8-12个应用型实践技能,撰写4-6个实验报告。成绩评定: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或报告)构成,占总评成绩的30%;实践成绩由4-6次实践成绩组成,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考试针对专业和非专业学生,可以采取考试或综合项目实训方式,占总评成绩的30%。第1节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网络协议和拓扑结构的基本知识;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拓扑结构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拓扑结构的基本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出于军事和商业应用的需要,美国空军和航空公司分别利用前端处理机(FEP)U)将远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在一起,形成了第一代计算机网络。(2)分组交换网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出于军事的需要,于1969年投资开发成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标志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3)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化阶段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了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标志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开始。(4)以高速化、综合化为特征的网络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信息高速公路),、CATV(有线电视网)、电话、商务、娱乐、信息提供商、教育等各方面综合在一起,标志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开始。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需要定义下面三个问题:①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为什么要组建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数据交换。②计算机网络由什么样的计算机组成?地理位置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③使用什么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参考定义一:计算机网络是指为了进行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而将地理位置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的综合系统。参考定义二:将地理位置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的系统就称为计算机网络。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传输技术、使用范围或传输介质等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但最常见还是按计算机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一般分为:(1)局域网(work,LAN)将有限范围内(≤4km,如一个实验室、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各种计算机互联起来构成的计算机网络,一般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2)城域网(work,MAN)一个城域网可视为数个局域网相连而成,通常分布在同一城市内(4km~20km)。(3)广域网(work,WAN)通常利用公用网络(公用数据网、公用电话网或卫星通信)进行组建,将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理到几千公理。4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定义怎么做。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2)语义:定义做什么。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表示形式。(3)定时关系(同步):定义何时做。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即有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引用拓扑学的方法,将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这个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环型、星型以及混合型四种。(1)总线型拓扑结构优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缺点:传输距离有限,介质访问控制复杂,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混合型拓扑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