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荣格的人格理论中,人格包括了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每个层次有其丰富的内涵,它所包含的内容组成一个相对闭合的精神系统,这个系统只允许外部能量的进入,而不允许能量的流出。这里的能量指的是外来环境的信息刺激。有些人可能会问:我们的世界如此复杂,信息量如此之大,每时每刻必有大量能量的涌入,这样不会使我们的精神系统崩溃吗?荣格可以给你一个信服的答案。在意识这一层次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自我。自我在整个精神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好比是意识的门卫,只有被这个门卫所认可的信息刺激(能量)才能进入到意识当中,被人的大脑所感知。而不被它认可的信息,就被拒绝在意识之外,不被大脑所感知。但这部分能量并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进入到个人无意识中,以一种不被人脑所感知的安眠的能量形式存在。这样,我们的精神系统虽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但实际上,只有被自我所认可的那部分信息产生的能量在发挥着作用。而大部分能量是以静止休眠的形式储存在无意识中。所以,我们的精神系统也既是荣格所指的人格就不会崩溃而致使人发疯。另外,那部分储存在无意识中的能量并不就是永远静止不动,它在适当的外部信息刺激下,会被诱导而“活化”,即从无意识中被“拉”出来,通过自我而进入到意识当中来。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一年前你听到一则消息,你当时并没注意,并且在此后的一年当中你从未忆起,现在你获得了另外一则信息,你的大脑在一瞬间就浮现了一年前的那则消息,因为这两则信息在一起使你获得另一则更重要的信息。同样的,意识中的一些你没动用过的显得过分“安静”的内容也可以转化为静止的形式,相应的其包含的能量也就转化为安眠的形式储存到个人无意识中。总之,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就象两个有通口的容器,其内容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流动。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不能为我们的大脑所感知的,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手段来观察,例如梦境,催眠等。那么,能够被大脑直接所感知的意识中的内容,给我们的人格这个相对闭合的精神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在这一部分内容所包含的能量进入系统中之前,原先系统的能量已以“自性”所认为的最佳方式组合配置,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新能量的注入必将打破平衡以寻求新平衡。在新平衡未建立之前,我们的精神系统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这种动荡时刻在我们的人格表现出来,情绪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实际上,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达到完全平衡,因为外部环境的信息总是时刻在影响着我们,能量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进入我们的精神系统。
荣格将心态分为内倾与外倾两种,将心理功能分为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两个维度交叉,得到八种人格类型如下:
:这种人使客观思维上升为支配他生命的激情,典型的例子是科学家。外倾思维型的人通常倾向于压抑自己天性中情感的一面,因而在别人眼中,可能显得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显得冷漠傲慢。(越是思维型的人其热情越少外化,这点你可以在你自身上验证,越成熟就越稳重。)如果这种压抑过份严厉,情感就会被迫采取迂回曲折甚至病态反常的方式来影响他的性格。他可能变得专制、固执、自负、迷信、不接受任何批评。由于缺乏情感,他的思想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哲学家或存在主义心理学这属于此种,他们希望理解的是他个人的存在。在极端的情形下,他探测自身的结果可能与现实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他最后甚至可能割断与现
荣格的人格理论(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