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新昌一小:吴敏梅智商和情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两者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承的。一个人成功的起步阶段,情商起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而发展到后期,也就是到拔高的阶段后,就要依靠智商了,也就是要有一双慧眼,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找到突破口。这也就是说,情商和智商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发挥,应是智商和情商的互补及和谐发展的结果。当一个人智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时候,应该用自己的情商优势去补充,“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如果一个人智力不低,但他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注重自我激励,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那么他最终也是一事无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商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质量更加决定于个人实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情绪控制、正确看待失败与成功的自我认知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人们在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同时,带来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要学会合作,合作又会带来怎样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问题。再一个方面,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有专而广的知识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要终身不断地接受各种教育,而后才能胜任更多的工作。和七八十年代相比,社会变化速度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因此这也意味着需要人们自己更加善于学习,善于自我评价,不断调整、丰富和增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注重自我激励。可以说,在未来时代里,智商和情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情商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教育时期抓起。作为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要整天忙于让孩子上这个爱好班,上那个兴趣班,以为这样才能保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早期重视对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生活习惯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将有更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早期的“情商”呢?必须要从实践中学习,从小事中做起,在日常行为中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我的素养。情商的提高就在每个孩子一次次的具体行动中,一次次的自我考验、自我超越之中。首先培养忍耐力。怎样培养忍耐力呢?那就是当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就好比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开始起步时,总是免不了会摔跤,做家长的只需要在旁边告诉孩子:没有关系,自己站起来。经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孩子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培养适应能力。孩子尽早有一天会融入这个社会的,在进入社会前,孩子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不能适应外面的天气,外面的人,外面的环境。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主动出门了,遇见陌生人会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作为家长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性,当他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想试试热水甁是不是真的那么烫,想摸摸电源插孔是不是带电,想看看为什么飞机会在天上飞。如果家长在孩子好奇心萌芽时,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犯错误,什么都不让孩子动,那将来等你想让他有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