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管窥(吴湖,投稿).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管窥吴湖(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江苏靖江、214500)摘要: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综观其演变历程和各个时期的具体内容,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与时俱进性;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通才”传统和“牛津”现象;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上的行政制度这一本质属性所制约的内在矛盾性。关键字:英国文官制度考试制度内在矛盾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全国卷和各地区卷对科举制度和科举制度在西方的变种——文官考试制度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如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的中国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对比题、2011年的全国文综卷和上海卷、2012年的上海卷和江苏卷。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又是以英国为蓝本的。刘正涛老师在2008年曾经在《历史教学》第21期发表了《现代文官制度在英国的诞生》一文,介绍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兴起。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建立。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官员行政素质低下,以及各政党轮流执政带来的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危机,英国自1855年逐步建立起了文官制度,从而维护和巩固了刚刚建立的以选举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文官制度因而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英国文官制度是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发展而来,但是其发展又受制于多种因素,有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的变革,还有英国独特的教育文化,因而,特征显著。本文进一步谈谈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以加强学生对英国文官制度社会性的理解。、社会的发展和人事管理现代化需要而建立并随着政治、经济变革而变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号称“光荣革命”,是通过新兴资产阶级与大贵族的妥协而达成的,作为妥协的产物,以国王为首的大贵族掌握着官吏的任免权,因而形成“官职恩赐制”。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在他们的要求下,官吏任免权开始向各部大臣转移,由于两党轮流执政,又产生了“政党分赃制”。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严重影响了政府的稳定,行政的效率,及政府职能的发挥,甚至还威胁了以选举制和议会制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事务的增多,要求政府职能的相应扩张,大量有知识、有技能、有才干的行政人员为政府所急需,以考试取仕为核心的文官考试制度作为吸纳人才,有效行使政府职能的优秀人事管理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步实行。文官考试制度按照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精神和建议逐步完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变化节奏加快,资本主义各国为应付局面,纷纷加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导致了行政事务的日趋复杂,从而对行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文官考试也在方法和内容上不断更新,以选拔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担任行政工作。在完善笔试的前提下,增加了口试、品能测试、笔迹分析等新的测试内容和方法,以全面考察考生的能力和素质。选拔的人才不仅具有超凡的能力、丰富的常识、完整的人格,还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适应创造和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卓越的

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管窥(吴湖,投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