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歌德浮士德.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歌德与《浮士德》《浮士德》是一部关于梦想者和发展者的故事。    早在欧洲中世纪民间就流传有关于浮士德与魔鬼打赌的故事。在文艺复兴时期马洛曾写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故事》。尔后的几百年间,各种样式的浮士德故事不断被演绎。歌德于1770年(21岁)左右开始写作这部诗剧,断断续续写到1831(82岁)年才完成,前后经过了60余年。而这60余年恰恰是欧洲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歌德开始写作时,他所处的德国还是一个充满了中世纪氛围的沉闷而落后的社会,其间法国发生了震荡世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1789年),到作品完成时整个欧洲已经进入工业革命的大变动的波涛之中。悲剧的主人公浮士德从他那孤独、封闭的小书屋开始,从一个人的梦想者式的世界——两个人的(恋爱)的世界——官场生涯——美的精神世界——广阔的改造自然的群体世界,在不断的否定中实现精神的攀升。贯穿于其中的则是当时欧洲最激荡人心的时代精神——充溢着心智和情感活力的不断突破、发展和创造的精神。著名的美学家和德国文化研究专家宗白华先生这样评价《浮士德》:“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众人与宇宙的协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地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中,成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浮士德》除序曲外,共分两部。第一部的开始就是主人公深夜在书斋中抒发自己的苦闷:按照当时的社会观念,他是一个“成功者”——他已经把哲学、医学、法律、神学都读遍了,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博士、律师、神学家、科学家、教授,他的房间里摆满了书籍和科学仪器。他应该满足。但是,浮士德却毫无满足感。他发现,在书本里讨生活和在书斋里编织梦想是一件毫无价值的事情。他感到,这样的生活远离了“生命的本原”,而离开生命本原的所谓学者生涯“连狗都不如”:我不象诸神,对这一点我深有所感!我不过象虫蚁在尘土里钻,当它在尘土里求生觅食,路人会一脚把他踩死、踏烂。(《浮士德》第22页,绿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把脱离社会现实的书斋生活视同委琐的、爬虫式的生活,这是一切启蒙学者的共同理念。他们认为,只有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学者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当浮士德在迷惘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时,便转而歌颂死亡,歌颂那使他摆脱困境的毒药。他是那么迫不及待地要走向死亡:  虽然在它狭窄的路口有整个地狱之火在燃烧;兴高采烈地下决心走这一步,即是有危险流入虚无。(同上书第23页)“如果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就应该去寻找死亡”,这反映了启蒙时代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渴望,也是力图改变现状、寻求发展的强烈追求。在《浮士德·天堂序曲》中,天主表示,相信一个永远向上、力图进取的人即使也会有所迷失但终能进入清明圣境;而魔鬼梅菲斯特却说,他能够把浮士德引向满足、怠惰和堕落的道路。天主答应同魔鬼打赌,令梅菲斯特去引诱浮士德。天主认为:复活节的钟声复活了浮士德内心的生命欲望。魔鬼的到来点燃了他近似于疯狂的热情。明知追随魔鬼,有堕入地狱的危险,

歌德浮士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swng35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