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12日 来源:汉唐中医药网 【大 中 小】标签:粪便常规检查 【单位】克/24小时(g/24h)。【正常值】成人,100~300克/24小时。干重23~32克/24小时;含水量65%。【临床意义】(1)增加: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肠道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2)减少:慢性便秘、精细食物影响。 【正常性状】正常大便呈软泥样柱状(即成形便),婴儿的大便往往为不成形的糊状。【临床意义】(1)水样便:腹泻等。(2)黏液便或脓血便:菌痢、肠炎等。(3)柏油状便: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4)米汤样便:霍乱或副霍乱。 【正常颜色】正常成人粪便呈黄色或棕黄色;婴儿呈金黄色。【临床意义】(1)黑色:上消化道出血(柏油便),食物性(如食猪肝、动物血)和药物性(如服生物炭及铋、铁等制剂)所致。(2)果酱色:菌痢、阿米巴痢疾急性发作。(3)鲜红色:常见于肠下段出血性疾病(如结肠或直肠癌、痔出血、痢疾)。(4)灰白色:常见于阻塞性黄疸、钡餐造影术后。(5)绿色:常见于乳儿消化不良、摄人大量绿色蔬菜。 【正常气味】正常粪便有蛋白质分解产物靛基质及粪臭素的气味。【临床意义】(1)酸臭味:淀粉或糖类消化不良。(2)恶臭味: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3)腐臭味:直肠癌溃烂。(4)血腥味:坏死性肠炎。 【正常值】正常粪便含有少量植物细胞、淀粉颗粒、肌肉纤维,偶见少量白细胞或上皮细胞。【临床意义】(1)大量红细胞:见于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如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2)大量白细胞:肠道炎症(如结肠炎、菌痢等)。 (OBT或OB) 【正常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消化道各种出血性疾患。注意,做粪便隐血检查时,应禁食肉、含血食物、铁剂3天,以防出现假阳性。
粪便常规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