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课题:简便计算乘、除法的灵活应用一、教案背景1、 面向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2、 学科:数学3、 课题:简便计算第三课时“乘、除法的灵活应用4、课时:1课时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第三课时乘、除法的灵活应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也是小学中段学生很难准确掌握的部分,更是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简便运算切实打下基础的铺垫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考中发展自我。因此,我指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简便计算对于小学中段学生来说,简便计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简便算法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老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必要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理过程,从而解决其灵活之根本。四、教学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乘、除法的灵活应用。(2)使学生在计算乘法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3)掌握乘、除法使用的算理方法2、 过程与方法利用分类比较等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独立观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乘、除的灵活应用的探索发现活动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便计算给我们数学中的计算带来的方便,激发热爱数学和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策略。教学重点、难点(1)灵活应用运算定律。(2)理解算理过程及算法。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思想为基础,探究式学习法为主,结合目标教学法和讨论交流法六、 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1、 口答分别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乘法交换律 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aXb+aXc减法性质 a-b-c=a-(b+c)2、 填空24=4X( ) 25=( ) +432=4X( ) 125=1000+()2.、新授教学1、教学例4A、 出示例4的插图和己知条件提问?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明白“一打装”是指一筒12个B、 根据图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之一、每幅羽毛球拍多少钱?问题之二、每只羽毛球拍多少钱?问题之三、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问题之四、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问题之五、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问题之六、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少花了多少钱?C、尝试解答问题(1) 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解决不同的6个问题。(2) 每个小组交换问题解决。(3) 每个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4) 展示尝试结果3304-5=66(元)3304- 5+ 2=33(元)或330+ (5X2)25XI2=300(个)32X25=800(元)330+32X25=330+800=1130(元)62X25-330=470(元)(5) 教师评价学生:同学们答得很棒,老师想问问你们使用的算的方法还是用简算的方法,能告诉老师吗?(6) 让学生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