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江南水乡吴越文化旅游区
学习目标
掌握华东江南水乡吴越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各重要旅游点的概况
熟悉华东江南水乡吴越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
了解各游览区一般旅游点概况
本旅游区的区域范围包括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共四省一市,与华东经济区的范围相同。本区地处长江下游、黄海和东海之滨,长江横贯东西。面积51万多平方千米,,是一个人多地少,城镇密集,文化、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全区旅游资源丰富,基础条件优越,组合优势明显,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节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河流密布,平原、丘陵相间分布
气候湿热、季风典型
人文荟萃,文化名邦
二、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神山秀水
水乡风情
园林荟萃
吴越文化
土特产品丰富
第二节旅游亚区及主要旅游区点
一、上海旅游亚区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最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也是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
上海的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遗迹和现代都市风貌的独特城市,市区有许多现代建筑是全国之最。
上海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东方明珠The Oriental Pearl's Tower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1]Oriental Pearl Broadcasting & TV Tower )以其468米的绝对高度成为亚洲第二高塔、世界第四大高塔之一。仅次于广州新电视塔、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莫斯科奥斯坦金诺广播电视塔。
金茂大厦于1992年12月17日被批准立项,1994年5月10日动工,1997年8月28日结构封顶,至1999年3月18日开张营业,当年8月28日全面营业。,,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南京路起源于1851年从外滩通往河南路抛球场的花园弄。1854年延筑至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次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正式定名为南京路。
海派文化街——福州路
上海开埠前,福州路原是通向黄浦江的四条土路之一。19世纪50年代初,外滩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筑成泥砂石子马路,早期称劳勃三渥克路,因附近设有基督教伦敦会传教机构,故称布道路,又称教会路。清咸丰六年(1856年)向西延伸至第二跑马场(今湖北路)。清同治三年(1864年)筑完全程抵泥城浜(今西藏中路),次年12月以福建省城市名命名为福州路,俗称四马路。
上海老城隍庙
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由于上海城隍庙内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区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城隍庙道观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上海地区百姓的热心支持。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吴越文化区-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