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阳明病辨证
【概述】
一、阳明病概念: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其性质多属里、热、实证。
1
二、阳明生理
(一)阳明的阳气:阳气盛,正气旺,位主里,又称二阳。
(二)阳明的脏腑: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功能以降以通为用。
(三)阳明的经络: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与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相表里。
(四)阳明的功能:阳明属燥土,具有消化水谷,化生气血的功能。故阳明的生理特点:喜润恶燥,以降为顺。
2
三、阳明病理
(一)病因
感邪因素
温热之邪直犯
风寒之邪化热入里
体质因素
素体津亏者
素体阳旺者
素体有宿食者
治疗因素
汗法不当
吐、利小便
温燥太过
3
(二)来源:
太阳病
少阳病
本经
自病
素有胃热多渴
本有宿食
素为阳热
感邪
邪热不解
与内热相合
夺津致燥
津液耗伤
内热炽盛
胃热炽盛
胃肠热盛
热(经)证
糟粕内结
实(腑)证
阳明病
三阴病
用辛燥药物过多或阳复太过
耗伤津液,津伤肠燥
津液被耗,津亏火旺
若发汗,若下,利小便
4
(三)病性:以里热实证为主,也有虚寒证。
(四)病机:胃家实。(胃家实是仲景对阳明病热证、实证病理机制的高度概括)。
胃家实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胃家实------单指肠中燥实(屎)而言。
“胃家”---泛指胃与大肠而言。
广义胃家实无形之邪热。
“实”---即邪气盛实
有形之实滞。
5
(五)阳明病主症
阳
明
病
无形邪热证
有形邪热证
胃热炽盛
邪热互结
薰蒸肌肤
迫津外泄
蒸腾气血,脉道扩张,血流加快
身大热
汗出
口渴
脉大
胃肠热盛
津伤肠燥
糟粕内结
燥屎结实,阻遏气机
腑气不通,邪热下
无出路,外蒸肌肤
热盛灼阴而致阴
伤火炽,上扰神明
气机郁遏,血脉不
畅,气血不能外达
腹满、腹痛、便闭
日晡潮热,手
足濈然汗出
谵语,烦躁
脉沉而有力
津液被耗,不能上承于口
6
(六)证候类型:
阳明病
无形邪热证(热证经证)
有形邪热证(实证腑证)
虚寒证
栀子豉汤证
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证
猪苓汤证
上宣
中清
下泄
三承气汤证
脾约证
润导法
灌肠疗法
湿热证
血热证
茵陈蒿汤证
栀子柏皮汤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7
(七)治疗原则:主要是清、下二法。
(八)、治疗禁忌:发汗、吐、利小便
(九)、阳明病传变预后:
阳明病
太阳病
少阳病
三阴病
太阴病
痊愈
死亡
8
一、阳明邪热证
(一)无形邪热证
【概述】
:阳明无形邪热证是指无形邪热炽盛,而无肠中燥屎结聚的证候。
:以心烦不得眠,身热,汗出,口渴,小便不利,脉大等症状为特点。
9
:
1)栀子豉汤证
【临床表现】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手足温,饥不能食,头汗出,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薄黄。
10
阳明病{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