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pdf.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维普资讯
种业导刊
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刘经纬,周联东,朱利萍,何代元,刘贺梅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 .获嘉县农业局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次生担孢子萌发适温为~ ℃,最高为℃,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河南省侵入适温~ ℃。河南省以夏玉米为主,近两
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年玉米面积达到年来夏季普遍高温干旱,幼苗至吐丝期的温度与冬
.万,占秋粮作物面积的.%。目前,玉孢子萌发适温一致,造成病害流行。据调查,豫北
米黑粉病已成为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如何及时预地区灌溉条件差旱情严重的山区发病重,这可能与
报和防治,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冬孢子萌发直接侵染有关,豫南地区以驻马店、南
阳等地区发病较重。
黑粉病症状
. 菌源数量
玉米黑粉病也称瘤黑粉病,年河南省发生河南省种植制度以“小麦一玉米”耕作为主,连
大流行,部分地块发病达%~% 。近年来,豫南作现象非常严重,特别在豫北地区,有的地方多达十
及豫北地区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河南省玉米生几年,遇上抗黑粉病较差的品种,土壤菌源大量积
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玉米黑粉病属局部侵染性病害, 累。另外由于农民种植习惯,多年种植同一个品种,
侵染时间长,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侵染。苗期发病时, 这也易造成菌源积累,一旦环境条件适宜,易发生
靠近地面的茎基部或叶片背面产生小瘤状物,茎基大面积侵染。施入带菌的农家肥及田头秸秆病残体
部黑粉瘤膨胀较大,严重时,可使幼苗枯死。成株未能及时处理,也易造成土壤菌源数量增加。
病害以雌穗发病危害最重,发病时果穗的上半部或. 玉米品种抗性
个别籽粒上产生瘤状菌瘿,严重时全穗形成畸形菌玉米黑粉病在河南省历史上并未大面积流行,
瘿,初为白色,以后为灰色,后期形成白灰色至黑也未引起育种家足够重视,河南省育成部分品种及
灰色的薄膜,薄膜破裂后,散发黑灰色的粉末,即部分外引品种均不同程度感染黑粉病,这给黑粉病
冬孢子,冬孢子可立即萌发,进行再次侵染。河南流行创造了条件。年河南省大面积引种抗性
省玉米黑粉病以成株病害为主,苗期发病较少。较差的掖单,造成黑粉病在部分地区大范围流
行,近年来河南省部分品种出现不同程度感染黑粉
发生原因
病,说明品种不抗病也是导致黑粉病发生的一个重
玉米黑粉病菌属担子菌亚门,病部散出的黑粉要因素。
是病菌的冬孢子,为球形或卵形,在田间土壤、地
防治措施
表、病株及种子上越冬。冬孢子没有休眠期,条件
适宜即可萌发侵染。黑粉病以土壤和种子传病为主, 黑粉病是以土壤和种子带菌侵染的,侵染时间
病害的流行受越冬的菌源数量、环境条件及品种抗长,并有多次侵染的特点,除选择抗病品种外,应
病性等影响。采用轮作和药剂拌种控制侵染源,加强田间栽培管
. 环境条件理防止再次侵染。
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适宜温度~ ℃,最. 种植抗病品种
高为~ ℃,最低为~ ℃。温度适合时, 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冬孢子即可萌发为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担孢子和作为种子管理及推广单位应严把种子下转第页
· ·
维普资讯
种业导刊
见光易分解,要求喷后混土~,隔~ 除草剂,冬前用量就要显著少于春季用量;二是土
后播种;盖草

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