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2013年09月04日09:09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作者:索达吉堪布索达吉堪布(图片来源:资料图)⒈认清身份厘定目标在座的大多都是在家佛教徒,对信仰佛教的人来讲,做一位有境界的修行人,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其实,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有目标。不但人的一生要有目标,甚至在每一年中,自己也要订一个目标。为什么有的人在世间能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有定位、有计划。作为学习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在这方面也要引起重视。对广大在家修行人来讲,若能做到既不偏堕于完全抛弃世间,也不偏堕于完全沉溺世间,或者说既搞好修行,又做好一辈子该做的事情,就可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有人会问:修行人不是应像米拉日巴一样看破一切吗?虽然《前行》等相关教言书中讲,修行人应该完全放下世间法,但这个教言是针对在一生中现前双运如来果位的上等修行人讲的,如米拉日巴尊者、如来芽尊者、宗喀巴大师等。所以,真正要做到米拉日巴尊者那样,很多在家人因缘都不成熟。因此,完全抛弃红尘,前往寂静的地方出家为僧,居于深山里,住在岩洞中,看破一切世间八法,这对90%的人来讲,即生当中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无论是对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对人生如何定位都有明显的教言。对身处世间,愿意学习佛法,想获得解脱的大多数居士来讲,要完全抛弃所有世间之事,比如工作、家庭等,是很困难的。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许多社会责任,而且很多人贪人、贪事、贪物的心态还很强烈。所以,大家应在经论教言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身份的修行之路。⒉恒守中道不堕两边有些人刚开始信仰佛教,就想抛弃世间出家,对这种观点和行为,我个人而言并不怎么赞叹。并不是我不赞叹出家,而是因为有些人心情太激动了,如:遇到一位上师或道友,马上就将所有事情全部放弃,或遇到痛苦时,马上就生起强烈的厌离心。华智仁波切说过:暂时的厌离心,实际上是不稳固的。所以,我希望刚开始也不要特别过激,最后也不要太过散漫。有些人刚开始特别精进,白天不休息、晚上不睡觉,跟家里人也不沟通、不说话,甚至跟他们一起吃饭都拒绝。最后因为家人阻止等原因,又完全放弃修行滚入红尘,那时比不信佛教者的行为还低劣、还过分。我觉得这些都是极端,应该不堕两边。⒊循序渐进打牢基础其实,要成为一位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并不是完全做不到的,而是完全能做到的。怎么才能做到呢?刚开始自己一定要发愿:这一辈子不舍弃三宝,即受持三皈;进而受持五戒,行持十善。虽然佛陀给我们讲了许许多多学佛和解脱的层次,但对大多数在家人来讲,主要讲了断除十不善业。以前很多上师都讲过,断除十不善业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给大家提醒,作为在家修行人,应该了解十不善业的概念,一定要断除十不善业,尽量行持十种善业。打好这样一个稳固的基础后,再进一步求更高的法就比较方便。但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刚开始就好高骛远,今天皈依明天就求大圆满等最高的法。虽然法的内容特别殊胜,可是我们的基础确实太差了。我都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对十不善业根本不在乎,随便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杀盗淫、贪嗔痴全都无有控制,但心里却一直想求得无上大圆满,而且自认为可能会对大圆满有所开悟。也许是我对教理不通达,但我认为这样的行为离开悟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今天在这里简单地讲一下,断除十不善业的基本道理。之后,大家要尽量忏悔一
索达吉堪布: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