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环境下县级医院聘用护士
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李学英张宜
(贵州省修文县人民医院护理部,贵州修文 550200)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聘用护士流失的原因以及需采取的对策;方法:从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以及新的就业观念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价值认可度等多方面分析,提出建立良好有序的医疗护理环境,规范管理等有效措施。结论:只有认真的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聘用人员的流失,才能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1 我院护士结构
本院是一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正在努力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共有床位204张,护士118人,其中编内护士50人(8人不在岗),%,平均年龄40岁以上;合同聘用制护士68人;%,平均年龄30岁以下。由此可见,合同聘用制护士多于在编护士,并较在编护士年轻。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因各种原因合同聘用护士流失现象较明显,为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需要随时补充减员数量。聘用护士的高离职率直接影响我院护理质量和人力培养方面的建设,更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为寻求对策,对我院护士流失原因与管理进行分析。
2 聘用护士流失情况
2010年1月—2011年12月解聘用合同的护士有20人,聘用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年;其中2010年6名,2011年14名,在离院的20名护士中,外省市户口2名,本地区户口18名,均为本人辞职。流向有以下几种情况:考入乡镇卫生院5人,考入市内医院4人,到民营医院4人,改行3人,不明去向4人。
3 聘用护士流失的不良影响
(1)导致护理人员缺乏,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2)加重了其他护士的工作负荷,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3)影响了其他护士的士
气和工作积极性,引发雪球效应,使流失率增加;(4)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流失的护理人员中很多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业务熟练或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护士,是护理事业不可多得的人才【1】。
4 聘用护士流失的相关因素分析
新医改方案
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公布,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的提高,促使投保农村合作医疗的门诊、住院患者数量激增。同时我县下属各乡镇卫生院正式改制为全额拨款单位,他们的全体医务人员均转制为卫生系统的全额拨款单位的正式员工。进一步导致差额拨款的县级综合性医院门诊、住院患者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使护士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这样更促使并导致我院原本就有离职意向的聘用合同制护士通过人事部门组织的考试,加速流向卫生系统的全额拨款单位或市级医院。
“二级甲等”医院的创建过程中人力资源调配效率低下
遵照卫生部指示,“2015年全国县级医院将达到二级甲等标准”,我院也列入其中,深知无论从硬件或软件都还有距离。所以从技术上狠抓“三基三严”训练,并按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培训、考核,且人人达标,不达标者按规定予以处罚;同时加强护士礼仪、护患沟通技巧等护理软技能的培训;这本来是一个提升我院综合实力,特别是护理质量的好机会,但是因为人员调配的不合理、不科学,使他们承担烦琐的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参加科室及护理部组织的理论及技能训练,使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工作量及心理压力。
就业观念和就业形式的影响
在就业观念和就业形式的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就业有了更多的选
新医改环境下县级医院聘用护士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