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民间文学:看热闹大班民间文学:看热闹一、活动目标:1、通过看、说、演等形式理解诗歌内容,学念诗歌;掌握诗歌中的动词。2、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婚嫁的习俗,感受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美。二、活动准备:1、传统婚礼影视片断一段;2、《看热闹》、背景音乐3、相关道具:如红盖头,竹竿,花球等。三、活动过程:(一)“新娘”出场,引出主题。幼儿扮演新娘(红盖头)、轿夫、鼓手等在音乐声中出场。1、小朋友们猜一猜,刚才他们是在干什么?-----结婚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呀?(新娘留下)原来是要举行一场热闹的婚礼。你参加过这样的婚礼吗?老师这里有一段婚礼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这场婚礼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里面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刚才没看到的?(二)欣赏传统的婚礼片段,感受我国民间婚嫁的习俗。(幼儿大胆回答,教师一起出示图片)1、他们用到了哪些东西?(盖头)2、还有呢?(绣花鞋、凤冠、胭脂)?3、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学说红红的……)4、为什么都用红色?红色让你想到了什么?5、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他们是谁发出来的?是怎么样的声音?(出示锣鼓、唢呐、鞭炮、花轿)(配音)6、小结:我们中国民间结婚的时侯,新娘都会戴上凤冠、盖上红盖头,穿上红色的绣花鞋;还要准备嫁妆,等着新郎用花轿、敲锣打鼓地来迎亲,到了府上,还要拜天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三)教师完整示范,幼儿学习儿歌。1、传统的婚礼可真有意思,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看看热闹吧!(完整示范儿歌)第一遍2、你在儿歌里听到了什么?(教师用儿歌里的话帮助幼儿说完整)3、刚才我在看热闹的时候,每一句都有一个动作,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举例儿歌第一句中的“戴”帮助幼儿理解)4、小结:用来表示动作的词,我们叫做“动词”。5、之前,我们听到了婚礼上有锣鼓、鞭炮,那么
大班民间文学:看热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