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诗贵在“悟”.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诗贵在“悟”一种新的意境,有时会在一个顿悟中获得。执教高中第三册《沁园春·长沙》,由“鱼翔浅底”的“翔”字,我忽然想起郭沫若的一首诗,便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晨来南水泉,泉水清且涟。人影在水,鱼影在天。”这是郭沫若在怀来县花园乡写的一首短诗。诗人一大早来到南水泉,不是垂钓,也不是踏露寻芳,而是“人影在水”。是什么把诗人吸引住了呢?仅仅是那“清且涟”的泉水吗?不,还有那“鱼影在天”。“鱼影”怎么会在“天”呢?“天光云影共徘徊”,清晨的曙光,天上的云彩,倒映在“清且涟”的泉水中,就像“天光云影”铺在水中,那游鱼就像是在天上浮游,在云中飞翔。“鱼影在天”给读者带来一种新的意境。“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课文的注释是“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对“翔”的注释是:“翔,本指鸟盘旋而飞,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教参的分析是:用“击”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这样解释无疑是正确的。如果联想到郭沫若的“人影在水,鱼影在天”,就会带来一个顿悟,会有一种新的意境,更能品味“翔”字的精妙。“漫江碧透”突出了湘水的清澈,正是因为“漫江碧透”,才会有“鱼翔浅底”;“鱼翔浅底”照应“漫江碧透”。“鱼翔浅底”可理解为:天空中的景象倒映在清澈的湘水中,水天一色,天光云影共徘徊,相映成趣。鱼儿游在水中,也就飞翔在天上。一个“翔”字,写活了这一意象,开拓了一种新的审美想象的空间,鱼儿既在水中游,又像是在空中。“翔”字不仅仅是用词形象生动,更是一种意境的拓宽,给人一种享受。读诗,会享受到“顿悟”的乐趣。古典诗歌似乎最能培养文雅的风范,最能显示素养和情趣。如果言谈之中能随口吟咏几句古诗,只要用得平切,不但可以婉转达意,而且还能博彩。此外,古诗的物象世界和情感世界,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境,点化一个人看山水风云、看人世变幻、看春花秋月的情态,让日常景象也渐渐透出意蕴,让

读诗贵在“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