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铁矿床矿床地质报告A矿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市铁山区,。西距武汉市104km,东距大冶市15km,是我国大型黑色冶金地下开采矿山之一。区内有武(昌)大(冶)铁路,支线有黄(石)灵(乡)和黄(石)铜(绿山)铁路;公路通达各县、乡;水路紧临长江,又有较大的湖泊梁子湖、何安湖、大冶湖、海口湖等,可行驶小型船只,交通运输甚为便利。图1大冶市地图区域地质概况本区处于淮阳山字形构造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地段,以梁子湖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大磨山-鄂城隆起带为主,该区古生界和中生界及中下三叠系地层广泛分布,除志留系、泥盆系为砂页岩外,其余均为碳酸盐建造,上三叠统及其后的中生代地层分布于本区北部和西部,梁子湖一带中生代断陷盆地广泛分布侏罗纪砂页岩及白垩系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新生界为陆相红色碎屑岩堆积,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和梁子湖、大冶湖盆地附近。区内的构造变形主要由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形成。印支期形成一系列褶皱束和叠瓦式的逆冲滑覆构造带,主要表现为北西西至东西向的弧形褶皱及走向逆冲断裂,上覆以滑片;燕山期形成北北东向的隆坳带,叠加褶皱、断裂,并缀以箕式盆地。在三角形区内,印支与燕山期构造直交叠加,又被铁山-四棵、毛铺-两剑桥断裂分割成三个梯形块体,形成铁山-黄金山、殷祖-筠山、大幕-枫林三个逆冲滑覆构造带。燕山运动伸展导致的引张作用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区内鄂城、铁山、金山店、灵乡、殷祖、阳新等主要侵入体和众多的小岩体群(图2),侵入岩出露面积达612平方千米,伴生铜、铁、金等多金属矿床。图2鄂东南地区区域地质略图(据杨明银等,1995);;;;;6.Ⅰ级断裂;Ⅰ级断裂;8.Ⅱ级断裂;Ⅳ-黄金山逆冲滑覆构造带;Ⅳ-筠山逆冲滑覆构造带;Ⅳ-枫林逆冲滑覆构造带二、,在矿区南部零星出露二叠系上统大隆组和龙潭组。此外零星分布的第四系堆积物。矿区地层自老至新分述如下:。龙潭组分布于铁山背斜轴部,为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的灰岩或大理岩,出露厚度小于4米。出露于八卦山、上邹村等地。②大隆组分布于铁山背斜轴部,以黑色薄层硅质岩为主,夹黑色炭质板岩,厚20m左右。,按岩性特征分为六段,其中第三、四、五段与矿体关系密切。①第一段分布在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主要由灰色砂泥质板岩、含钙质板岩及褐黄色结晶泥质灰岩或大理岩组成。第二段分布于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由条带状角岩或大理岩组成,厚约40m。③第三段分布于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主要由灰褐色角岩、条带状大理岩及香肠状大理岩组成,后约100m。第四段分布在尖山一带。上部为微薄层角岩条带或细角岩香肠状大理岩,下部为中厚层状大理岩,厚约60m。第五段分布在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北。为白云质大理岩,角岩条带大理岩,厚约235m。⑥第六段分布在矿区西部。以洁净灰岩为主,厚大于10m。。由亚粘土及砂砾石组成,厚0-20m。2、构造北西西向构造为淮阳山字形前弧西翼的组成部分,由一系列北西西向不同等级的褶皱、压扭性
湖北大冶铁矿床参考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