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微型实验设计宿迁市马陵中学课题组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及装置十分庞大,实验步骤相当繁杂,不便于学生操作,并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有毒气体气体逸散,这不仅对环境不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不利。因此,对该实验进行了微型化设计。1、微型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的设计①实验使用培养皿、点滴板来代替原来试管中的反应和复杂的氯气制取装置。②使用洁厕灵与84消毒液产生氯气。2、实验设计原理当PH<4时,次氯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84”消毒液含NaClO约5%,=1,二者混合后PH<4,因此可以产生氯气,利用氯气的扩散即可和周围微量试剂反应。3、实验步骤及方法①取一块白色的六穴点滴板。在点滴板周围的五个凹槽中,分别滴加5种药品(用量各1滴):AgNO3溶液、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溶液其中放入一根铁钉。②在点滴板中心位置的一个凹槽中,滴加“84”和洁厕灵(用量各半滴管)。③把事先准备好的培养皿盖在点滴板上,2分钟即可观察到明显现象。4、实验现象及结论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有氯离子。②NaOH和酚酞混合液滴由红色到无色。说明:氯气与NaOH发生了反应。③石蕊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与水生成盐酸使其变红,生成次氯酸又使其被漂白。④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⑤铁钉周围液滴由无色变红色。说明:铁与氯气生成Fe3+ 显红色。5、实验设计优点①采用微型实验方案,节约、环保。②利用微量氯气的弥散和微量试剂反应,可以将有毒物质的反应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节约时间和药品。③分组微型实验的探究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使学生突破难点的同时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理念和三维目标理念,渗透了创新理念。
氯气的性质微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