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克里特岛(Κρήτη;Crete)位于地中海北部,是希腊的第一大岛,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行政上属于克里特大区。[编辑本段]简介现代希腊语作Kriti,古希腊语作Crete或Krete,拉丁语作Creta,土耳其语作Kirid,威尼斯语作Candia。希腊所属的地中海岛屿。面积8,261平方公里(3,190平方哩)。行政中心位於西北海岸的干尼亚(Khania)。希腊最大的岛屿。在地中海中,爱琴海之南。面积8,336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1980)。同加尔多斯岛和迪亚岛构成一个行政区。最大城市为伊腊克林,行政中心在干尼亚。多山,北部有狭窄的沿海平原,种植油橄榄、葡萄、柑橘等。是古代爱琴文化的源地。公元前3000年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在岛北岸以诺萨斯城为中心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建筑宏伟的宫殿、庙宇。石雕、金、银制品、珠宝、陶器制作发展,海上贸易频繁。1669年被土耳其人占领。1913年划归希腊。公元前2500年后,克里特岛出现了铜器、青铜器。冶金术大概由小亚和基克拉迪斯群岛传来。石瓶、印章、黄金饰物的制作也引人注目。公元前3000年代末,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已相当发展。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每个城市国家多围绕王宫而形成,宫廷是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最初的国家主要兴起于克里特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札克罗等。其中以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诺索斯和中部南岸的法埃斯特最强盛,各为较大的城市,并拥有海港。在古王宫末期,大概克诺索斯已统一全岛。按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遂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化亦名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初呈图形,后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向音节符号演进,人称线形文字A,至今仍未被释读,大概非希腊语。克里特岛是一个以崎岖山地为主体的岛屿。构成岛上东西主轴的克里特山脉,分为4个山群;主峰伊季(Idhi)峰海拔2,456公尺(8,058呎),为岛上最高点。逐渐倾斜的北部海岸,有几个天然的海港和海岸平原。主要城市和港口如干尼亚、伊拉克利翁(Iraklion)、雷西姆农(Rethimnon)等坐落於这一地带。美沙拉(Mesara)平原沿本岛南部中央部分,伸展约29公里(18哩),是本岛最宽大的平地。本岛只有一些小河和季节性的川流。气候属温带与热带的过渡性地带,年降雨量640公釐(25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本岛居民大多数为说希腊语的克里特人,属於希腊正教的一个特别支派,集中於北部平原。本岛行政区域分为干尼亚、雷西姆农、伊拉克利翁、拉塞西(Lasithi)4个县,每县都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县长治理。克里特岛经济以农业为主,有1/5的土地不能耕种,放牧绵羊和山羊甚为普遍。盛产洋橄榄、橄榄油、葡萄、柑橘类和豆类,大部分输出到希腊本土。农业机械化仅限於美沙拉平原。矿物资源有滑石、褐煤、石膏以及少量的铜和铁。工业主要有食品加工、建筑材料、陶瓷、纺织、肥皂、皮革和钢制工具等。克里特主要靠输入,尤其能源短缺,燃料需要输入。观光业是重要的外汇资源。岛上有良好的公路网,空运系由奥林匹克航空公司经营。人口约536,980(1991)。位于希腊东南的地中海域,距希腊本土130公里。该岛东西长约2
1 克里特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