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2013癸巳歲末,余開始將《萊陽縣誌》大事記整理成電子版。這個部份,可見前人梳理本縣文史資料用心良苦,苦心凝重,錘鍊而成,其精神令吾輩汗顏。部份地方顯見編者亦有佞諛之詞,余不作刪減,為後人之佐證。周靈王五年(魯襄公六年)齊滅萊,遷萊於児阝。烈王七年(齊威王三年)齊封其即墨大夫萬家。赧王三十一年(齊湣王四十年)燕上將樂毅破田單以其宗奔即墨。三十五年(齊襄王元年)樂毅圍即墨,即墨人立田單為將軍,以拒燕。三十六年,燕騎劫代毅,發民墓,田單擊殺之,遂複齊。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將軍王賁滅齊夷為齊郡。楚義帝三年,西楚霸王項羽徙齊王田巿為膠東王,都即墨。夏六月,齊相田單殺巿自立為王。漢高帝四年,相國韓信破齊,齊將軍田既軍膠東,信遣將軍曹參擊殺之,立膠東郡。六年,以膠東等劉郡,立子肥為齊王。呂後七年,立營陵侯劉澤為琅琊王,長廣屬之。文帝十六年,置膠東國分封齊王肥子“白石侯”(劉)雄渠都即墨,挺(城)、觀陽、鄒盧屬之。景帝二年(前187年),(劉)雄渠以兵應吳、楚,伏誅,國除為郡。四年,立皇子徹為膠東王。七年,立皇子徹為太子,國複為郡。景帝中元二年,立皇子(劉)寄為膠東王。武帝元狩四年置鹽官長廣縣,禁私煮鹽。宣帝本始元年五月,鳳凰集東萊,大赦,詔勿收天下田租。四年,山陽太守張敞上書自請治渤海、膠東盜,詔拜敞膠東王相。敞至明設購賞開群盜令相斬捕除罪,膠東盜平。元帝永光四年,東萊郡山野蠶絲收萬余石民以為絲絮。新莽始建國元年,降膠東王殷為扶崇公,殷弟徐鄉侯快起兵討莽不克,走死長廣。改昌陽曰夙敬亭,鄒盧曰始斯。更始元年,漢兵誅莽,複昌陽、鄒盧舊稱。東漢1、光武建武二年,偽梁王劉永大將軍張步(不其人),循膠東,步據膠東。2、東萊等十三郡叛永自稱齊王。3、五年,建威大將軍耿弇擊張步降之。4、十三年,封賈複為膠東侯,食挺、胡、觀陽等六邑。省鄒盧入挺,以長廣益東萊。5、明帝永平二年,以東萊之昌陽益琅琊國。6、章帝建初元年,膠東侯賈毓以罪國除,挺、觀陽入北海國。7、安帝永初二年,州大饑,人相食,詔廩東萊貧民。8、三年,海賊張伯路寇略沿海九郡。9、延光元年,以光祿勳東萊劉熹為司徒。10、靈帝熹平二年(172年),東萊北海水溢漂沒人、物。11、六年,十月東萊大雷。12、中平四年(187年),十二月晦,東萊雨水大雷電雹。13、獻帝建安五年(200年),置長廣郡領長廣等六縣。太守何夔討平管成王營諸賊。晉14、武帝咸寧三年(277年),置長廣郡,治不其,領長廣等縣(魏末廢長廣郡至是復置)15、太康六年,長廣等縣隕霜傷桑麻。16、惠帝元康八年,分長廣縣,復置昌陽(晉初,省昌陽,至是,復置)。17、光熙元年,東萊*令劉伯根反,敗,死。其長史王彌,亡長廣山中,既復大振,長廣太守宋羆(pi),東萊太守龐伉、麴(qu)羡先後死之。18、懷帝永嘉年(307-312),王彌長史曹嶷(ni或者yi)牟平人據青州,專制東方。19、明帝太寧元年,後趙將石虎攻曹嶷克之,長廣太守呂披降。20、安帝隆安四年,南燕慕容德,據廣固置荊州于東萊郡。21、義熙元年,慕容超改荊州為青州。22、六年,劉裕滅南燕,置北青州。劉宋明帝,泰始四年(268年),(魏皇興二年)青州陷于魏置東青州、不其、東萊、長廣等郡屬之,旋亦入魏。北魏獻文帝皇興四年,分青州,徙長廣郡治膠東城移長廣縣治長清山陽。宣武帝景明四年七月,東萊、東牟等處虸蚄()害稼。東魏孝靜帝興和年,復置觀陽于長廣故城。(觀陽縣後廢,至是,復置)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移長廣郡治中郎城,省東牟入之,徙長廣縣治膠東城,省即墨、盧鄉入之,又省挺入昌陽。阿峰案:公元556年,北齊的這次行政區劃調整非常大,撤並東牟縣、即墨縣、盧鄉縣、挺城縣,合併四個縣市。東魏末年,大量啟立大量州郡,魏末朝廷國力枯竭,不得不徵募各地豪右出征納財,而酬以官職,促成州郡增多。這些豪右非高歡嫡系,高氏掌權後採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打擊,天保七年並省州郡縣則是其中一環。北齊人宋孝王《關東風俗傳》曰:昔六國之亡,豪族處處而有,秦氏失馭,競起為亂。及漢高徙諸大姓齊田、楚景之輩以實關中,蓋所以強本弱末之計也。文宣之代,政令嚴猛,羊、畢諸豪,頗被徙逐。至若瀛、冀諸劉,清河張、宋,並州王氏,濮陽侯族,諸如此輩,一宗近將萬室。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平齊,省觀陽縣。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長廣、東萊郡。(時,諸郡皆廢,各縣直隸于州)五年(585年),改光州為萊州。十六年,復置盧鄉縣于鄒盧故城。析萊州置牟州,復置觀陽屬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萊州為東萊郡,并廢牟州入之。年,修築昌陽城垣。八年,東萊疫,人多死。年,綦公順據青萊。唐阿峰案:武德元年即618年唐朝建立。1、
民国版莱阳县志大事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