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根据网上多文整理:先说说这“福”字的来历:康熙帝八岁登基,九岁丧母,由祖母孝庄皇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祖孙二人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而几位辅政大臣之间相互猜忌,唯有太皇太后是小皇帝最大、最可靠的支持者。在祖母的帮助下,康熙帝擒鳌拜、平三藩,开创出了一番盛世景象。然而,就在他意气风发的时候,康熙十二年孝庄皇太后60寿辰将至,突染沉疴,重病缠身,久治不愈,太医们也束手无策。据说,康熙帝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意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为自己“请福续寿”,遂决定为祖母请福。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康熙帝化孝心于笔锋,一气呵成写成了震烁古今的“福”字,并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再说说这“福”字的奇妙:康熙的“福”字,书写于公元1673年,当时康熙19岁,风华正茂。康熙御笔的整个福字倾注了对祖母的挚爱,佳作天成。传说,其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笔也再无其中神韵,所以民间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也成就了诸多传奇。其一:因御“福”加玺后,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得以传世的惟一一枚不可倒挂的“福”字,意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其二:此“福”字形窄而狭长,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意为瘦,谐音“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即长寿之福。其三:俗语说“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但是,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书法家可以把“福”“寿”二字合为一字书写。而此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故而,这福字也成为了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被民间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其四:更让人叫绝的是,康熙的“福”字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间包括了数个汉字(如下图)。左上角为汉字草书“一”,左下角为汉字草书“子”和“才”,右上角为汉字草书“多”,右下角为汉字草书“田”,右偏旁合起来像个“寿”字。整个“福”字包含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分开来读则是,一子多田;不封口,则地大物博乃为福也;合起来看是“福”。康熙的“福”字巧妙的构成了福的含义,极富艺术性,且意味深长,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由于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康熙皇帝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五福”的内涵,为祖母孝庄皇太后请福续寿,提笔挥毫写下“福”字,后被刻在碑上,存于宫中,让后人称为佳话。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五福”是哪五福呢?古人云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见《尚书·洪范》)”,即: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五福还有一说,指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人们经常说的“五福临门”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并认为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常将五只蝙蝠合起来寓意幸福美满的人生,故亦称“五蝠(福)临门”
天下第一福——康熙御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