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教育第二单元·情景交融春江花月夜本课时编写:曲周县第一中学张凤云课文导入我们曾经品味过“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曾经欣赏过“明月照松间,清泉石上流”的宁静恬淡;曾经回味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刻骨相思;曾经领略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也曾经感受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今天,让我们一起赏析张若虚笔下的,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古今评价《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孤篇横绝,竟成大家”。此诗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走近作者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为“吴中四士”。但《全唐诗》仅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过程与方法】,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聆听欣赏,领悟情感理思路(一)美景(1-8句):春江花月夜。一层(1-4句):月共潮生。二层(5-8句):月照花林。(二)哲理(9-16句):因月生感。(三)情思(17-36句):月下相思。一层(17-28句):思妇怀人。二层(29-36句):游子思家。课文研读在这1-8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汀州赏画面,感美景课文研读春江潮水涌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万里,波光粼粼。江水曲曲折折地绕过春天花草遍地的原野,月华洒在花叶上闪着银光,似天降流霜,与江畔白沙融成白茫茫的一片。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春江花月夜》(语文北师大必修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