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修身养性医案评析.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万方数据
古代修身养性医案评析Splof白芍、郁金、川贝母。缎嚼喟浮ね买蔥applion牡丹皮、白芍药柔肝、泻虚火,苏子、降香降气止呕,金李兆健Ⅱ—肌在我国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的病人患有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对这些心因和心身性疾病,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是不够,甚至是无效的【。中医学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强调“形神合一”,在临床实践中汲取儒释道三家调节心身的理论与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为了发掘、弘扬其合理内涵,现择取古代修身养性医案进行客观分析。1《经籍纂诂》谓“性,生而然者也”。主要是指与生俱来并随生活变化形成的人之本性,包括气质、性格特征等。它决定着个体情感活动的倾向。不同个性之人,易于感受不同的社会心理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所谓修身养性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陶冶性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善于修身养性之人,才能使情志刚柔相济,阴阳平和,感受不良的心理刺激也不至戕害心身。2调摄心身[1]短焓恐严某年四十三,脉数涩小结,痰血经年,屡发仍能纳食应酬。此非精血损怯,由乎五志过动,相火内寄肝胆,操持郁勃,皆令动灼,致络血上渗,混入痰火,必静养数月方安。否则木火劫灼,胃伤减食,病由是日加矣。丹皮、薄荷梗、菊花叶、黑栀子、淡黄芩、,而是五志过动,烦劳压抑所致。“五志过为病,非药可治,须以情胜”.古有名训。故嘱其调整情绪,改变应酬过度的生活方式。“静养数月”。同时配合药物治疗()[2]问病起于功名未遂,情志郁勃。人身之气,左升右降,怒必木火暴升,肝胆横逆,肺反为木火乘侮,金无制木之权,呼吸病加,络血被气火扰动,亦令溢出上窍。更加勤读苦工,身静心动,君相何由以宁,春夏频发,地中气升,阳气应之,内中之病关系脏真,情志安和,庶病可却。丹皮钩藤金斛白芍米仁苏子藕汁()4按患者由于功名未遂,情志抑郁,木火刑金致络血溢出上窍,故有咯血。治当疏肝降逆、养血宁络,故以斛、米仁、藕汁养阴生津、止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读槭唷ば翱,“主明则下安”端匚省ち槔济氐渎,q上海中医药大学虾【摘要】修身养性是儒释道三家调节心身的独特方法。中医学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对古代修身养性医案的客观分析,发掘、弘扬其合理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学防治心因和心身性疾病的优势。【关键词】古代医案:修身养性;评析【中图分类号】.籖A【文章编号】瑚mindemd;斌∞;辤鹣钅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资助;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程资助髡呒蚪閉李兆健,男,上海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学、心理治疗、养生、传统文化研究工作。同治,药到病除。2008426SHJTCM10071334(2008)'
万方数据
而不决,气郁成火,脾志不舒”。张鸡峰认为膈乃神思间调节情志、保持心理平衡,是躯体疾病治疗的基础,为医按患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又加不节女色、耗损过多,出现“冬月夜热,嗽痰失血,不饥不食,盗汗伤阳,调摄心身和饮食调养。停止酒色等伐性之物的斧斫,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形神共养,同时配合饮食调补胃一个较长的过程,调摄心身是

古代修身养性医案评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实用文库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