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镇江地名.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们的家乡是有着"城市山林"美誉的江苏省镇江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市建在山水之中,山水怀抱着城市,居住在此很是惬意。南山招隐寺金山远眺镇江,顾名思义就是坐镇江防,镇守长江。有一则歇后话说“船头击鼓”,它的谜底就是“镇江”,其名自有一种不敢撄其锋、凛凛不可犯的威武之气。其地理形势群峰环抱,一江横陈,东有圃山关,近有焦山口,还有五峰山等形成江防要塞,座座山峰如一个个虎将扼控江防,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江南第一重镇。宋人汪藻说:“千山所环,中横巨浸,形胜之雄,控制南北。”南宋陈亮也指出:“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穴之藏虎。”陈亮是抗金英雄,军事上很有见地,他把镇江的地势喻为出洞的猛虎,居于可攻可守的有利地位。在有文字记载的3000余年漫长的岁月中,镇江曾多次更名:最早称为“宜”,春秋时称为“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而每一次名称的变化毫无例外地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特定的政治或军事意义的烙印。与此同时,每一次城市名称的改动也都伴生了精彩的故事或传说。北固山铁塔天下第一江山“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寥寥数语便形象地道出了镇江雄峻显要的军事地位。自秦汉起直到建国前,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譬如确立魏、蜀、吴三分下的赤壁之点,其发韧地便是镇江;南宋韩世忠率八千精锐困十万金兵于黄天荡,杀得金兵丢盔卸甲仓皇北窜;元蒙灭宋那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水战,两军水师即会猎于镇江江面;太平天国定都后更在这“东南锁钥”与清军鏖战长达十二年之久;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脱手斩得小楼兰”的韦岗伏击战,奏响了江南抗战的首曲凯歌;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果断地向妄图阻碍中国革命进程的英军“紫石英”号发起炮击,终结了大英帝国在华的炮舰政策。诸如此类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中录。镇江篇宜宜侯簋3000多年前的西周,周康王(前1026—前1001)分封为宜侯,如今的镇江一带即为“宜”地。1954年从镇江大港烟墩山出土的国宝级西周青铜器“宜侯簋”(铭文有一句话“王令虔侯夨曰:繇,侯于宜。”据郭沫若、唐兰等学者考证,这个“虔侯”原本是虞侯,周良王改封他为宜侯。)及其126字的铭文无不充分拆射出镇江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朱方《瘗鹤铭》中“朱方”二字拓本到了春秋中叶,镇江有了“朱方”之名。镇江古为春秋吴载,属吴国。相传齐国大夫庆封率其族人历经千辛出奔吴国。当他们来到长江边上一看茫茫长江滚滚东流,惟有一处可渡,而对岸就是镇江。于是,当他们横渡长江后,吴王便把这里封予庆封,称朱方。关于“朱方”一名的由来,还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朱方得名于有虞氏国封尧之子丹朱于此;也有人认为镇江古时地处临江望海的东方,从而得名朱方。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冬,齐相庆封在贵族政治斗争中失败后,举族“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聚其族居之,富于其旧”。这是朱方之名首见诸史籍。唐代“朱方乡”铭文砖谷阳吴国被越国消灭后,楚国又灭掉越国,楚即将朱方之名改称谷阳。这是因为古代有不少地名是以地理位置而得名的,有些依山临河的地方,往往以“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为命名原则。而镇江恰位于北固山之南,故名谷阳。秦始皇丹徒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巡时来到镇江,随巡有善望气之士密奏皇上说:谷阳形胜,满盈天子之气。秦始皇闻奏大惊,为保其一统江山万古千秋,秦始皇慌忙传旨,急驱3000名赭衣囚徒(穿着红衣服的犯人)星夜赶往京岘山;遍毁山中秀木,挖巨坑,劈山削岭,断其“龙脉”,并煞费苦心地将谷阳更名为“丹徒”。顾名思义,即赤衣囚徒之地。从此,丹徒县地名由此而生,秦始皇其用心和目的就是企图使丹徒人民永远成为他赢王政世代统治的阶下囚,但是,他也只做了一个二十余年皇帝。秦朝也是短命王朝。但正是这一负气之举造就了江南运河的雏形“曲阿”。由是,滚滚长江之水得以沿此124公里长的人工河道折射东南,与春秋时期夫差、范蠡所开渠道相连,逶迤东去常州、无锡,直达苏州、杭州。历史跟始皇帝开了个玩笑,那3000赭衣囚徒压根就未能破坏镇江“王气所钟”的风水,进入南北朝之后,这片质朴的土地一连出了宋齐梁三代皇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南朝宋开国之君武帝刘裕、其子文帝刘义隆及后来的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等出自平民或寒门的帝王们,在其执政的一个多世纪里,较为昌明的政治和颇为强盛的国力有力地推动了镇江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社会发展。正是这个时期,镇江展现出了全国大都会的风采。孙权武进三国时孙权即帝位后的嘉禾3年(公元234年)改丹徒为武进县,含义是要北拒曹操,必须以武力进取。武进的命名,表现了孙权以武力统一全

镇江地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1.93 MB
  • 时间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