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思考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近年来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越来越得到加强。尤其是在当前我们广泛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民群众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复杂背景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地位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艰巨。这些年,基层理论武装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当前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引起应有的重视。当前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学习态度不端正。我们党的一些基层干部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偏差,把理论学习当作一般任务来完成,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以业务学习代替理论学习;学习理论的目的认识不清,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部分基层干部片面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学习替代不了实干,甚至认为个人的才干增长和能力提升是在工作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而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在主观上产生了重干轻学思想;同时,当前选人用人重政绩而放松甚至放弃对干部理论素养的考核,每年干部虽然都在“述职”,但述的都是“表面政绩”,对理论武装工作的述职只是走过场、讲形式。导致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抓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理论武装工作可有可无。在个别地方和单位,理论武装工作存在弱化、边缘化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以工作忙为由,对理论学习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二是制度保障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基层干部把理论武装工作看成是“软任务”,因而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的理论学习述学、评学、考学机制只是“软约束”。虽然许多基层党委(党组)也建立了相应的理论学习制度,但虚设的较多。个别单位以会代学、以活动代学,没有认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或有制度不坚持、不落实,检查、考核时突击造记录、补记录、抄文章、补笔记的现象并不少见,个别领导干部还让他人代写、代抄笔记,应付了事。上一级部门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下级单位的学习制度、学习效果的监督考核流于形式;同时,集中学习的时间、人员出勤率没有达到相关制度的要求,调查研究工作没有开展,有的没有形成调研报告,不注意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三是联系实际不够强,理论实践“两张皮”。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学习理论限于表面了解、字面理解,缺乏深入思考、融会贯通,面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学习理论不会、不想、甚至不敢联系实际,遇到问题就事论事,处理问题凭经验,缺乏理性思维和战略思考的能力,理论提升和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不高。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有的干部身上已经丢失。会上讲话,不是抓住人心、点到关键,而是“大话”盛行,空话连篇。撰写文章,不是解剖实情、查找问题、思考良策,而是迎合编辑,发表图名。学习理论不是带着问题学,为了指导实践学,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学”,部分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当作装饰门面的“样子工程”,满足于念文件、读文章、抄笔记、听报告,完成学习任务、应付了事;有些干部学理论没有用于指导实践,学归学、干归干,理论学了不少,但做起来却还是老一套,该怎么干还是
对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