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民惟邦本”看群众路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民惟邦本”看群众路线
近日观看京剧《赵氏孤儿》,有一句念白至今难忘。晋灵公与屠岸贾在绛霄楼饮宴,为罚酒取乐,各持弹弓弹打行经楼下之人。大臣魏绛劝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切勿任意取乐伤及百姓。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阐述的是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理念: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基石巩固,国家才能安宁。这其中,蕴含了民本理念和朴素的群众路线思想。
民本思想的发端可上溯至先秦。如西周时期产生的“敬天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民本意识。后来,孟子把“民贵君轻”上升为“政在得民”的施政理念。而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则与孟子一脉相承。《左传》有关“民弃其上,不亡何待”的哲学思考,已经直指人心向背,关系政权兴亡。西汉时期,对民本思想更是推崇备至。从汉初贾谊“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到董仲舒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辩证地阐述君与民的关系,均指出民众是统治的根基,为其后历朝历代治国定下思想基调。
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封建统治者自我救赎的行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缓和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强君主统治,并非真正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是特定历史阶段和自身阶级局限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但不可否认,这种治国理念在几千年的封建人治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历史发展轨迹看,亲民爱民的仁政总是会被后人所称道,因失人心而失天下的教训比比皆是。只有以民为本,真正为民谋利,才能政通人和、万众归心。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坚持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中,既有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内涵精华的继承,又站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高度,突破了封建民本思想的阶级窠臼,第一次真正、彻底、全面地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出现新的时代表征:从革命战争年代的险恶环境到和平建设环境的变化,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外部压力减小,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滋生贪图享受、脱离群众的倾向;从实行计划经济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既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又导致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维护

从“民惟邦本”看群众路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576268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