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人力资源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于山西省A县的调查宋瑞华秦竹俊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摘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本文以实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多年的山西省A县为切入点,在梳理改革历程的基础上,通过这一微观视角分析影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从缴费责任、待遇确定等制度设计层面探寻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其中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方向性问题,但如何落实并未言明。山西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于1994年,确定以县为单位进行改革试点,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时间,这期间虽然对具体实施办法进行调整和修改,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这正是阻碍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关键。一、,管理制度不统一虽然已发布近十年的养老保险文件中提到“统筹层次的近期目标是市(地)级统筹,市(地)对县要建立基金调剂”,但目前在各地仍旧实行的是县级统筹,市(地)层次也并未建立基金调剂。1994年改革以来,山西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总体做法是在上级政府的要求下,各市(地)自行探索适合本地的改革措施。在统筹层次上,各市(地)往往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由县级统筹开始,逐步完成市级统筹。但由于山西省并未出台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具体措施,并未给出提高统筹层次的确切时间以及如何操作等具体指导性方案,因而造成统筹层次低,并由此导致基金管理分散、收益率低、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如A县每月缴费形成的资金只是存入财政专户,按利计息,并没有其它基金增值的途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三种类型。在目前所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按照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采用不同的退休金计发办法。对于全额事业单位人员而言,其退休金的计发按退休前工资和工龄计算,退休审批工作由人事管理部门负责,而对于个人账户部分则没有发放。虽然新一轮机构改革完成后组建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实现了原人事管理部门与社会保险部门的合并,但在养老金的计发上未做相应的改变。对于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而言,其退休金的计发由四部分组成①。这种计发办法适当考虑了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和缴费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符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总目标。但由于计发办法降低了差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待遇,因而受到差额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反对,最终退休金仍按照之前标准执行。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仅发放基本工资部分,其余部分则由各单位依情况自行发放。,资金筹集困难缴费问题和筹资机制是决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单位缴费问题上,A县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单位类型确定。全额事业单位不需缴费,完全由县财政负担;差额事业单位根据财政负担程度按比例承担单位缴费部分;自收自支单位则完全由单位缴纳。正是由于不同的财政负担和缴费规定,造成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具有不同的缴费态度

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159 KB
  • 时间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