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肇庆的抗日故事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华期间,作为西江地区抗日前线的肇庆,肇庆市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击日本侵略者斗争,毁浮桥、击炮台、奋起义,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侨港会宁回乡服务团在四会、三水与日军多次较量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香港市(工)委加紧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会宁(四会、广宁)籍中共党员也组建了回乡服务团。服务团自回乡以来,他们从城镇到乡村,通过标语、壁报、漫画、传单及演讲、歌咏、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宣传前线军民英勇杀敌的光辉战绩,强烈谴责日寇侵华罪行。为了扩大宣传教育面,服务团发动师生参加抗战救国的文艺宣传。其时,服务团还建立了多个抗日自卫武装组织,人数达数千人,当时,被人民称为真正的抗日武装队伍的四会县国民兵团自卫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在中队内部设立中共支部,这支队伍在广州沦陷后,在四会、三水前线与日军较量多次,战绩辉煌,饮誉西江。防日军探听军情军民合作烧毁浮桥1938年10月,日军沿广三铁路在三水五顶岗马口墟至高要金利禄村的西江河面上,用铁索及铁锚贯串,固定数千艘木船架起一座“浮桥”,窜到金利、绿村、珠江等村,探听我方军事设防情况,骚扰村民。高要县第五区署警察所与当地的驻军(营长李克敏)及本地民众共同商议,决定烧毁这一浮桥。开始第一、二次没有成功。第三次雇来珠江村潜水员朱衍兄弟,于深夜乘敌不备,用木排载上汽油、棉花、禾草等物,潜水把木排推到日军“浮桥”堡垒之下缚定,至深夜三时许,用导火线引火,火乘风势,“浮桥”被烧成灰烬,只剩铁索和铁锚。羚羊峡击毁日军炮台1938年10月,由于广州沦陷,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已退守西江。为阻止日军西犯,军江防舰队在高要羚羊峡口布下水雷,封锁江面,严阵以待。舰队司令黄文田、水雷队队长黄韬奉命驻守后沥、桃溪南北两岸,监视日军动向,保护西江上游和肇庆的安全。1938年10月29日,黄文田为阻止日军西进,安定后方军心民心,显示海军舰艇的战斗力,命令6艘舰,向西江下游日军占领区进发,发炮击毁岸上日军4个炮兵阵地,扫荡日军炮台,日炮堡垒4座被击毁,当各舰正冲击金利马口岗时,日军炮台突然猛烈发炮,同时派出飞机队舰队进行轰炸,执信舰队不幸被敌炮击中,毁沉江底,兵员死伤过半,舰长李锡熙受重伤后英勇殉国。日军迟迟无法打通西南通道当年,守军曾在羚羊峡山上修筑了不少碉堡炮塔,配合布雷区形成一严密的封锁线。正因如此,日军始终无法打通西江入侵广西、进窥西南大后方,中日双方在这条战线上一直僵持。迟至1944年豫湘桂会战,日军在广东集结大军配合作战,肇庆全境沦入敌手,西江防线随之弃守。在这6年间,实力上占压倒性优势的日本海军不得不采取迂回兜击的方法,在广东战区却无法发挥其作用。在此意义上说,弱小的广东海军确已竭尽所能拖住日军的入侵步伐,为中国陆军在粤、桂、黔的作战争取了宝贵的回旋空间。西江地区最成功抗日起义广四抗日武装起义,成功地建立了“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并与珠江纵队“西挺大队”汇合,成为粤桂湘边纵队的前身。1945年2月21日晚,黄显声率领的四
肇庆的抗日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