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辛”字考释-汉语言文学“辛”字考释 摘要:“辛”字的历史十分久远,在甲骨文中便已出现。历来有一些针对“辛”字的研究,但对该字的本义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诸多分歧,意见不一。本文将从字形演变、构造、意义、文化内涵等诸方面对“辛”字进行多方位的考释,并从形旁为“辛”的字、“辛”字甲骨文字形等方面对本义进行具体考察,认为辛字的本义应为“梓”树。关键词 :辛字形演变本义考察文字考释文化内涵一、引言“辛”字的历史十分久远,人们很早便已开始使用“辛”字。针对“辛”字,很早便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如郭沫若曾对“辛”字的本义进行过探讨。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对该字进行了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本义、以“辛”为偏旁的字或其文化内涵的考察上,如蔡英杰(2008)、刘伟乾(2010)、汪宁生(2010)等均对“辛”字从以上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过考察。目前,对于该字的本义,学界仍然存在诸多分歧。本文将从字形演变、构造、意义等方面对“辛”字进行具体的考释,以求对历来关于“辛”字的研究进行梳理。二、字形演变“辛”字在甲骨文中便已出现,其甲骨文字形为、、。在金文中,“辛”字为、、或等。事实上,在不少青铜器上都有“辛”字,如商代晚期的司母辛鼎上为,西周利簋上为,而春秋时期的蔡矦尊上则为,等等。在古陶文中,“辛”字的字形为。到了《说文解字》中所记录的“辛”字小篆字形为。随着汉字的发展,“辛”字的字形相对稳定下来。在隶书中,“辛”字字形已比较接近现在所写的“辛”的字形,为。在行书中为,草书中为。在楷书中,则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字形——。三、字义考察“辛”的读音较为单一,《说文》:“辛,息邻切”,现读作[?in55]。“辛”字的义项众多,在《辞源》中所收录的义项有5个:①天干第八位;②辣味;③悲痛;④劳苦;⑤姓。在《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义项有十个之多。除去与《辞源》中相同的义项,还有:①罪;②葱蒜等带刺激味的蔬菜;③酸痛;④商帝号;⑤新。对于“辛”字的本义,历来存在争议。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辛、?实本一字……字乃象形,由其象形以判之,当系古之剞??。《说文》韵:‘剞??,曲刀也。’”这里的“剞??”是一种刑具。即郭沫若认为“辛”本义为一种刑具。这种观点影响较大,当今仍有不少人赞同,或以此认为“辛”字的本义是“刀”。“古代常用这种刀在奴隶或罪犯脸上刺字,成了行刑之刀”(吴锡有,2012:200)。有人认为“辛”应当为“莘”的本字,即“辛”的本义应该是指一种药草(袁海林,1999);有人认为“辛”是剖劈木材的工具(刘乾,2007);还有人认为“辛”的本义是心宿(蔡英杰,2008);有人则认为“辛”字当为“梓”的本字,其本义为梓树(刘伟乾,2010);也有人认为“辛”是倒绘的人形,本义为死亡(汪宁生,2010),等等。笔者认为,“辛”的本义与“梓”这种树有关。《说文·辛部》:“秋时万物成而孰。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从一,从?,?,辠也。辛承庚,象人股”。我们可以据《说文》所言来进行考察论证。“秋时万物成而孰”一句,段玉裁注:“《律书》曰:‘辛者,言万物之新生,故曰辛。’《律历志》曰:‘悉新于辛’《释名》曰:‘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这说明“辛”字很早便具有了“新”的意义。对此,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考察“
“辛”字考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