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4课∶走进博物馆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4课:《走进博物馆》教学设计任岩松中学郑海松【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和补充。首先是对教材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内容次序作了调整,变为:1、博物馆的功能。2、国内外重要博物馆的介绍。3、博物馆的使用方法。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遗产。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着重要的帮助。本课首先介绍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即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艺术资源的功能,以及我们从博物馆中能够获得什么样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本课介绍国内外几个重要的博物馆及藏品,尤其是两岸故宫的文化的同根同源和藏品的互补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博物馆,建议学生课余就近实地参观博物馆。【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安排了两个重点内容。第一个内容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和师生讨论来完成,让学生了解文化上同根同源的两岸故宫的特点,以及两岸故宫藏品作为一个整体的互补性,使课堂教学由博物馆及美术作品的介绍导向民族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感激发。第二个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参观方法并建议学生课余参观本地的博物馆。鉴于在目前的课时安排等客观条件下组织集体活动不太现实,因此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与同学或家长一起参观博物馆,这种组织形式在活动中缺少教师适当的引导,但也有时间比较充分,欣赏路径可以自己设计等优点,同时也避免了集体活动中容易发生的不确定因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和两岸文化的同源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藏品概况;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和参观方法;课后通过实地参观强化学习动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思想】本课的学习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从国外到国内、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从熟悉的美术作品入手,引出博物馆的功能进而介绍世界十大美术馆(博物馆)。在众多的美术馆中,本课介绍了其中的代表卢浮宫及其“三宝”。在学习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这节内容时我们重点介绍了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建筑和藏品及其承载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两岸故宫藏品孰优孰劣引发师生追忆一段历史,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两岸故宫建筑风格的一脉相承和收藏文物的互补性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同根同源。两岸文人在文化交流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后,具体到个案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博物馆的使用方法,建议学生在家长或同学的陪同下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在实践中认识博物馆的功能,了解民族、地方文化,进而认同本土文化,热爱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用画家陈丹青的一段话:“你怎样认识世界?看世界地图?读历史书?读世界新闻?读参考消息?读杂志上关于世界的报导?不是,你要真正能够感性地、全面地、实实在在地了解世界,应该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引出本课主题:走进博物馆。二、传授新课:以学生熟悉的几个美术作品向学生提问:这些作品在那儿可以看到它们的原作?由此引出博物馆的功能: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

第14课∶走进博物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