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金融风险及防范.doc影子银行”金融风险及防范摘要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内金融机构部分业务已具备“影子银行”的相关特征,金融风险显著提高,亟需加强引导和规范。2012年以来,银行监管部门幵展了影子银行专项检查,对辖内A备影子银行特征的理财融资、委托贷款等业务进行了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引发笔者对影子银行金融风险及防范的关注及思考。木文从工作实际出发,介绍了影子银行的概念、产生及现状,阐述了影子银行对金融机构造成的各项金融风险,并提出了完善监测体系、建立风险防火墙、加强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规范有序开展金融创新等规范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风险防范一、影子银子的概念、产生及在我国的现状(一)影子银行的概念及产生影子银行(ShadowBanks),是2007年美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原意指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等的金融中间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2011年4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作了明确界定,是指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和信用中介业务。即银行将各种不便交易的大额资产通过特定资产组合或以其特定现金流为支持,以发行可交易证券进行融资并进行信贷无限扩张。银行通过将某些贷款证券化可以将这些资产移至表外,提高资木充足率,将信贷资产的风险通过证券化分散自身风险并解决流动性问题,提高获利能力。证券化产品在银行体系之外运作,类似于银行的“影子”,称之为影子银行。(二)我国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及现状在我国,以传统银行信贷以外的艽他方式提供资金融通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均可以称为影子银行,大多集中于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类是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包括银信合作、信贷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这类业务的实质是贷款业务表内转表外。如银信合作,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向企业贷款,风险实际转嫁给客户,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统计数据显示,,表明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失效,市场通过影子银行以银信合作等方式释放出大量的资金。截至2011年12月,上市公司有160份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累计贷款额度约210亿元,放贷利率高于标准银行利率,%。第二类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业务,包括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和典当行资金信托业务等。近年来信托资金增长非常迅速。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2年末,,,%;,%的增长。第三类是民间金融,包括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多年来,民间金融一直处于国家监管系统之外,至今其流转速度与资金规模己成为我国影子银行系统的中坚力量,与很多企业、商业银行建立了盘根错节的复杂利益联系,通过高于普通商业银行几倍其至几十倍的利率,使得银行存款不断外流,影子银行本身的风险更为凸显,例如2011年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二、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影子银行是一种信用传递媒介,实现信用、期限和流动性的转换。这种信用过程长期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得不到政府的保障,导致艽脆弱性及潜在风险更为明显。按照金
“影子银行”金融风险及防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