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穿孔的护理
刘丹庄耘徐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3003)
【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穿孔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16例各种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Olympus HX-600-135型金属钛夹进行内镜下穿孔部位闭合治疗和护理。结果 15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无明显并发症,治愈出院。1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达94℅。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闭合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或内镜诊治过程中出现的消化道穿孔安全、简便、效果显著。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钛夹消化道穿孔内镜护理
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的深入,消化内镜介入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如ESD,ERCP术等。但上述治疗手段在给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逐渐增多。目前,金属钛夹夹闭已成为内镜下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1],国内外已有诸多文献报道,而针对消化道穿孔的内镜下治疗报道不多。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采用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穿孔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内镜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7-81岁,。穿孔原因: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8例,其中食管平滑肌瘤1例,食管及贲门早癌2例,胃粘膜下肿瘤4例,乙状结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例;结肠息肉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术2例;直肠毛细血管扩张症行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1例;诊断性肠镜检查2例;胆总管下端癌侵犯十二指肠乳头及肝癌复发侵犯胆总管行ERCP检查各1例;胆总管巨大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例。 15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隔下游离气体,1例患者并发气胸,肺压缩>50%,15例在内镜下直接观察到穿孔部位,- cm,。APC 1例发生在治疗12小时后,其余均在术中发现。
材料
Olympus GIF XQ 260型、GIF Q260J型电子胃镜、CF Q260 A1型电子结肠镜、JF2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ERBE-APC 200S、APC2、Olympus HX-600-135型及HX-600-135L型金属钛夹及HX-110QR型可旋式钛夹释放器。
方法
(1)发现穿孔后,尽快完成内镜下操作,在暴露病灶的基础上尽量少注气或适当吸气,并将病灶附近液体尽量吸干净,防止其进入腹腔。若局部伴出血,应先予局部止血。(2)将安装好的金属钛夹经内镜钳道送至穿孔部位附近,缓慢收紧手柄,使夹子充分张开至最大角度。根据病灶具体位置,通过适度旋转推送器调整钛夹方向,同时调节内镜使钛夹与靶组织垂直紧密接触。确认钛夹跨越穿孔部位并接触两侧正常黏膜后,内镜操作者充分吸引的同时助手用力加压快速释放钛夹,夹闭穿孔部位。(3)穿孔直径>。通常从穿孔部位的两侧向中央夹闭缝合。(4)严重气腹时用气腹针进行腹腔穿刺放气。
2 结果
16例患者经内镜下放置钛夹1-10枚,共放置钛夹71 枚,。术后24h患者腹痛、腹胀均明显减轻或消失;14例术后发热患者于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1例EST患者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1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穿孔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