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作品阅读复习(三)
复习目标:
了解并分析作品中常见描写方法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可以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人物群体或事物景物,也可以指一种意象,一种情境。
(详见《导引》44页仔细阅读)
一、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①可以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入手
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把握人物性格。
②可以从人物活动的特殊环境入手,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③可以从情节发展入手(如:典型的事件、片段)。
④还可以从抒情句入手。
(二)鉴赏事物、景物形象
特别要注意把握抒情散文中形象的象征意义(关注作品中对事物、景物的具体描写与抒情点题的关键词句,特别注意领会常用的借物喻人与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握其象征意义)。
(三)了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对比、烘托、照应、渲染、铺垫、象征等。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1、外貌描写
《孔乙己》中有关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中的中年闰土形象
《列夫·托尔斯泰》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他眼睛的无比精美。
《导引》P59-25《老水车旁的风景》
: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状况,揭示人物的心理。作用:(1)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现人物生活状况的变化。闰土的生活日益窘闲,因而他的脸色已经变作灰黄;老妪生活得到了改善,原先枯瘦憔悴的容貌也变了。(2)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变化。活泼可爱的闰土变得像石像一般,表现了他内心的凄苦和麻木;而老妪“连皱纹都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是因为她有了“好心情”,“返老还童了似的”。
2、动作描写
《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阿长与〈山海经〉》“吃福橘”
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胳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着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文学类作品阅读(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