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剪刀掉里面了一、案例描述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的跑着、跳着,玩得非常开心。忽然鑫鑫跑来报告:“老师,下水池里有把剪刀”。听到喊声,静静等小朋友围了过来:“在哪儿呀?让我看看……”这时,我正准备摆好体育器械想让幼儿活动,但看到孩子们对剪刀如此感兴趣,脑海里马上闪过一个念头:何不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把剪刀捞上来。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下水道旁边,这下孩子们的话可多了。“真是把剪刀”。“还是把大剪刀哩。”“谁的剪刀?”“老师的吧。”“小朋友的。”“怎么掉到里面的?”“小朋友扔进去的吧”。“老师不小心掉进去的。”“大风吹进去的。”“小狗叼进去的。”“坏人丢进去的”……孩子们互相猜疑着。怎样把剪刀取出来孩子们互相争论完后,明明说:“剪刀掉到里边,老师就不能剪东西了”。“那我们帮老师够上来吧!”说完,君君和龙龙伸手去够,手伸进池子里可怎么也够不着,其他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伸进小手使劲往下够,可还是够不着,一时间大家不知怎么办才好。看到这里我故意问:“为什么够不着?”“是不是我们的手太小”,“不对,是我们的胳膊太短了。”……“老师的胳膊长,我试试吧。”我把胳膊使劲往里伸(看小家伙能不能发现真正的原因),可照样没够着。“不是胳膊短的事,是铁棍间的缝很小,胳膊伸不进去”。爱动脑的明明说。“把盖搬开就能拿出来”。小家伙们用手抓住铁棍使劲往上拽,脸憋得通红,拽了半天下水池盖一动不动。“老师,盖很结实,我们搬不动。”“老师,够不出来,怎么办?”孩子们灰心地说。我进一步引导:“你们都很聪明,爱动脑筋,既然缝小,短的粗的不行,再想想别的办法。”在我的提醒下,孩子们纷纷说:“用长的细的够”。“老师,你用的杆子又细又长”。(好家伙,上次扫蜘蛛网用的杆子还想着,不错)“拖把杆也很长。”我给孩子拿来长杆子和拖把,分别让他们尝试。(通过亲自尝试他们发现,由于缝很小杆子不能倾斜,钩不住剪刀) 小家伙们不知如何是好,一时安静下来。这时,我发现王子豪紧皱眉头在思考着什么,不一会儿,高兴地大喊道:“用长钩子把它够上来吧,我妈妈钩菜园时就用钩子钩。”“这个办法不错,待会我们试试”。不一会儿,姚老师拿着钩子走了过来。王子豪把钩子放进下水池里钩住剪刀往上提,提到盖下我让明明把它拿了出来。“太好了,剪刀取出来啦!”“取出来啦!孩子们高兴地欢呼着……二、案例评析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善于抓住掉进下水池里的剪刀这一偶发事件,从幼儿兴趣出发,积极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活动。努力关注幼儿在活动时的表现和反映,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敏锐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耐心倾听幼儿的各种方法,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进行尝试,在多次实际操作中寻求解
刘芳教育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