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者晏几道(1040—约1112),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八子。曾监颖昌许田镇。一生仕途不达,但狷介自守,不傍权贵之门。以词名世,与其父齐名,并称“二晏”。著有《小山词》,存词260首。是北宋后期典型的婉约派词人。他的词作大多吟咏风花雪月,离愁别恨,在词风上偏于保守,没有创新。但他的词大多写得细腻含蓄,幽婉动人。宋人黄鲁直云“叔原乐府寓诗人句法,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在艺术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解题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蘋怀念之情。据他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几个歌妓。”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词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写作背景:据作者《小山词》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陈君友家有莲、鸿、蘋、云四个歌女,词人及其好友的新词经常由她们在席间歌唱。作者和词中小蘋亦曾有过一段恋情,后沈殁陈病,小蘋等人也就风飘云散,不知去向。本词是别后怀思小蘋之作。临江仙·晏幾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记得与歌女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想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着象彩云一样的小蘋回归。译文整体感知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弄清词的大意。2、请用词中两个字概括上片的内容。春恨阅读上片,思考、讨论:1、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1)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分析这两句。并扩散思考,学过的句子有没有与之相似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