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分析师是怎么干的?
2011年07月25日 16:36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字体:大中小】网友评论
编者按:
三次夺得“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冠军,率队五年三度荣登“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榜首,高善文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投资界研究领域卓越的领军人物。然而,一篇“高善文20个嫡系成员出走,首席9去4”的新闻报道将他推至风口浪尖,毁誉功过、何去何从,百辩莫言。
7月15日,网上盛传“卖方分析师是干什么的?”一文,以三国设喻,对卖方分析师定位做出深刻的反观和剖析,立意深远、文笔洗炼,是为高善文“安信证券行业分析师离职风波评论之一”。本刊从这期始辟出专栏“善文”,刊载系列之后续,独家报道这位业内高手对职业、对生活的思考与总结。或许从其字里行间,公众可以读出分析师这个神秘群体的喜怒哀乐。
中国卖方分析师行业的出现和成长,是依托在以公募基金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快速崛起的基础上。这好比有了天下大乱,群雄纷起的时代,各路谋士才有了施展纵横之术、可以朝秦暮楚的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发生在过去十年的时间。
对于一般的公众来说,90年代的股评家和现在的分析师似乎是同一伙人,毕竟这些人每天都在媒体上口水横飞、剖析大势、预测股价。但以我之见,股评家与分析师之间并无师承关系,这两伙人之间缺乏基本的相互认同,甚至互相看不起。
站在分析师的角度看,股评家属于算命先生,分析师属于谋士;股评家看重短线预测,以技术分析为依据;分析师立足于中长线判断,以基本面分析为指南。
然而,正如90年代盛极一时的股评家队伍日渐萧索一样,斗转星移,在过去十年,卖方分析师行业内部也经历着陆块漂移带来的撞击和阵痛,经历着气候变迁带来的兴废存绝,这一变化迄今远未结束。
十年之前的世纪之交,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初试啼声,以之为客户的券商卖方研究和机构销售业务应运而生。
共同基金的投资方式本出现和兴起于西洋,于国人实为舶来之品。正如中国人早先学做西装,连上衣的补丁也要如法仿制一样,连同共同基金一起乘船东来的,还有价值投资的理念和信仰,这相对于90年代依靠资金优势坐庄图利的风潮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价值投资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立足于发现并买入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一直持有直到其价格回到合理水平;其基本信仰是股票价格在短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可以严重偏离基本面,但市场迟早会自我修正,股票价格从长期来看要反映基本面。
这样,投资过程在原理上包括两个步骤:一个是弄清楚基本面,例如经济走向、行业政策、公司前景,并体现为盈利及其趋势的动态等诸多指标的预测;二是弄清楚公司股票是否存在低估,当前是否存在恰当的、促使股价修正的催化剂。
2003年我初入行业的时候,基本的感受是:当时在买卖方机构之间似乎存在一个基本的默契,即卖方分析师负责第一个步骤;买方投资人负责第二个步骤。
所以当时我们常讨论一个卖方分析师职业的重大问题,即分析师到底是在“研究公司”、还是在“研究股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卖方分析师是负责研究公司的;研究股票的工作交给买方投资人来做。
基于这样的看法,当时甚至要求分析师在电脑上删除行情系统,不理会股价的涨跌,埋头研究公司和行业的情况,并提出三个判断分析师研究报告质量的标准,即“数据是否扎实可靠?逻辑是否缜密细致?看法和判断是否具有独创性?”
回
卖方分析师是怎么干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