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2、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二、德育渗透法1、感情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三、美育渗透点体会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题后齐读)。2、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操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3、再读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生汇报)师放课件,学生读文回答。(通过你们的预习,老师想考考你们,一定要眼疾手快看课件)4、诸葛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神机妙算)二、精读课文,研究策略默读课文。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分组研究一人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哪些地方告诉我们?a、学生汇报:这时候大雾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引导学生体会,鲁肃看到大雾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害怕紧张)如果你是鲁肃,你会怎么读(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诸葛亮(暗自高兴)请出得意的语气。b、师:这会不会是凑巧赶上大雾满天呢?(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往前读读,联系上下文)(反复诵读)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读中悟到诸葛亮(知天文)。2、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师: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句子前后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找找,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A、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回去。(真是知音!)课文为什么把这些话写出来?(谈笑风声,镇定自若)B、江上雾很大,敌人……下雨一样。师: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许多处,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笑。你们说他在笑谁?归纳总结:讽刺轻蔑曹操,忠厚老实的鲁肃,自不量力、阴谋落空的周瑜。(可见他不仅知天文,还能{识人心}),因此,周瑜不得不感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再次指导)反复读。3、除了知天文,识人心,你觉得诸葛亮还有什么本事?(晓地理)a、你从哪里知道?生边读边画b、指名朗读c、(可见诸葛亮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真厉害,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谁还能赢得了他!难怪周瑜自叹不如)三、通观全文,深入解题诸葛亮将整个借箭过程,安排得滴水不漏,让周瑜叹服,更让后人敬佩称赞(出示课件)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这首诗是后人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