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民主的担忧
没人否定民主是个好东西,换句话说,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民主是一个最不坏的制度。因此,缅甸在2010年11月重新举行大选,军人在2011年3月将权力移交给新成立的民选政府,吴登盛领导的新政府在缅甸开展深入的政治、经济改革,国际社会普遍支持缅甸的政治转型和民主化。2015年缅甸将举行新的大选,这是缅甸政治转型能否软着陆的关键。人们自然希望缅甸成为一个民主、自由、发达的国家,但是近期泰国政局的发展,不由得让笔者对东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的前景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东南亚国家在二战结束后陆续获得独立,多数国家在独立之初都选择了与宗主国基本一致的所谓民主政体,但是这一轮的民主实验基本上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东南亚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转入威权政体统治时期,缅甸、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还出现了长期的军人干政。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全球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菲律宾1986年的2月革命为序幕,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从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转型的新态势。缅甸在1988年3~9月的民主运动虽然失败,但是也形成了今天缅甸民主化的大势。泰国军人则在1992年5月之后不再干政。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加速,尤其是印尼在此后的几次大选中,都实现了和平的政党轮替,军人逐步退出政治舞台,印尼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东南亚民主化的典范。但是泰国2006年9月的军人政变以及此后长期的政局混乱打破了东南亚地区民主化的正常进程,也让亚洲人见识了什么是政治恶斗。
对于东南亚的民主化进程,有两个大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首先,是参与民主化进程的各个政治主体遵守游戏规则的问题。民主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民主政体在东南亚地区要发挥出在欧美国家一样的功能,需要参与者通晓游戏规则并切实执行。换句话说,民主政体的正常运转需要以人民的现代民主政治文化作为基础。但是泰国自2006年以来的政治实践开创了非常恶劣的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先例,有可能对东南亚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泰国虽然是君主立宪国家,但实际上王室有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正因为如此,泰国的黄衫军才敢触犯国家法律,公然采取占领国家政府机关、国际机场等方式逼迫他信及其追随者主导的政府下台,全然不顾国家的国际形象。最近泰国的反对党更是走到了极端,一方面要求英拉政府下台,另一方面又不同意举行新的大选,要求将政权移交给不经选举产生的新政府和“人民委员会”。这是一种对民主规则的赤裸裸践踏。当然,也不是说他信和他的追随者就代表了民主,在很大程度上他信是利用了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规则,通过获取占泰国总人口多数的中下层民众的支持,为自己及其家族谋取利益创造条件。他信的所作所为固然可以说有利于贫苦民众生活的改善,但也撕裂了泰国社会,造成了阶层之间的长期对立。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一般认为,中产阶级是各国民主化进程的中坚力量,但泰国的中
东南亚民主的担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